第527章 军工发展方向(五)(2 / 2)

后来更是南昌起义后作为殿后和收容掉队部队的长者,在得知广州起义失败后,毅然带着南昌起义最后的火种,将当时国内战争的密集冲锋战术调整为疏散队形,多路进攻的小兵群作战方式,最终在三河坝以少胜多,一举打垮敌军。

并最终将南昌起义这仅剩的火种带上了井冈山,从而奠定其红军之父的地位。

以红军之父多年的阅历和军事敏锐性,自然能看出坦克集中使用的好处——事实上红军之父在此前的国内战争中,就多次组织全部手持冲锋枪的突击队以密集火力砸开对手阵型,从而取得突破。

而相比于手持冲锋枪的突击队,很显然集中使用的坦克火力更为强大。

“此前唐亮也提出过德国已经有人提出‘闪电战’的概念,将坦克集中使用,在关键地区一举进行突破。”

“这跟我们使用突击队的思想是一致的。”

毕竟战场宽度是有限的,就是手头有上千甚至上万士兵,限于战场宽度,也不是都能跟塞鱼罐头一般都塞进去的;何况以武器的杀伤效率看,密集冲锋在机枪和火炮面前除了给敌人增加战绩外别无好处——索姆河一天死亡了4万多的英国军队就是如此。

而索姆河战役中,英国人旁边的法国人采取的散兵线外加步炮协同作战就打的很好,虽然死伤也近万人,但是打死打伤和俘虏的德国军人比法国人的损失可是更多——要知道法军可是进攻一方。

当然英国人的新闻学做得好,大家后来只知道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军一天内死亡5万人,打的很挫,压根不知道其实法国人这战之初发挥很好,只不过被英军这猪队友一平均,那就直接不及格了。

只是延安却要求把坦克分散,不仅仅是作为战斗队使用,更是作为宣传队和工作队使用,这……

不过延安的要求也有道理,抗战乃是持久战,如何加快对敌后农村地区的百姓的发动才是至关重要的,别的不说,坦克部队身后有20万八路军步兵协助,和有100万八路军步兵协助,这是两码事。

“而且目前我们手头的坦克远多于我们能开动坦克的人员,如果不能将这些人员练好,直接带上战场那是在犯罪。”

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