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热兵器时代而言,是否放过枪并非是最重要的,训练、补给更重要,毕竟这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了。”
毕竟唐亮可是知道未来爆发过西南地区爆发过自卫还击战的,尤其是后一场,自认为打了30多年仗,玩过枪的人多得很的“第三军事强国”对上华夏临阵磨枪打靶练习的部队,仅仅半个白天第一道防线就被以【59式坦克】和【62式轻型坦克】轻易突破。
数日内更是拿下了谅山,将河内以北最后一道险关拔除,至此到河内之前可谓一马平川再无险阻。
即便不拿几十年后说事,同样是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抗战结束时抢先进入东北的10万大军在不足3年时间内扩充为辽沈战役爆发时的100多万大军,里面新兵之多可想而知。
然而不管是打过缅甸战役的新一军和新六军这些远征军王牌,还是地方军阀中战力翘楚的绥远军,桂军,粤军,在1948年终于升级为完全体的东北野战军面前都根本走不了几招。
哪怕新六军所在的兵团的武器仍旧比东北野战军任何一个纵队都好,士兵普遍也都打过枪,但是战法落后了,野战就是被虐的份。
“这事不必谈太多了,我们先试一试,冀东根据地实在太缺兵了。”
“这点我持保留态度……对了,不能让他们进地道,至少不能让他们了解根据地内地道的整体构造,地道可是我们以较小伤亡对抗鬼子的关键。”
“好吧。”
尽管大家总算答应了,但唐亮总归还是有点遗憾,但是大家没试过哪会知道这些伪满军的兵源这么坑呢?
或许只能让大家摔个跟头才行,只是希望别摔的太狠。
“既然伪满军和伪蒙军已经被我们击溃,现在我们确定一下,下一步我们应该往哪个方向进攻?”
……
“第23师团立即撤回承德,不要被八路趁乱攻下这儿,承德是热河的核心,万一被八路攻下,热河的情况必然极度恶化。”
“‘满洲国军’的溃兵遍地都是,很难防范八路军穿上他们的军装冒充进攻承德。”
“所以第23师团应尽快回防,承德仅靠一个独立守备队是远远不够的。”
这次配合第23师团作战的不止1个独立守备队,而是3个;但有2个独立守备队安排到了宽城县和青龙县对付都山根据地和青龙山根据地,在承德就只剩1个独立守备队而已。
而承德位于热河省的腹地,地处燕山山脉与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承德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地势平坦,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样的自然条件不仅为承德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资源,还为其成为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鬼子在“9.18事变”后,除了进攻辽西咽喉的锦州外,另一个重点进攻的就是热河省,承德更是热河攻略中的重中之重。
只是热河保卫战因热河守将李守信被鬼子收买,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为保存实力撒腿就跑,鬼子一支仅百余人的骑兵便攻占了承德,随后为了有效控制这个要点,更是从北宁线的锦州出发,途经朝阳、凌源等地,修筑了承(德)锦(州)铁路。
在“长城抗战”结束后,更是得寸进尺开始修筑承德至古北口的铁路。
而在“7.7事变”后,更是进一步修筑了古北口至通州的铁路。
这条铁路所走的道路正是古代华北至东北三条要道中的古北口道(另两条分别是走喜峰口的卢龙道和走山海关的榆关道)。
从地理而言,虽然山海关的榆关道对沟通华北和东北更重要,但如果再考虑华北、东北与蒙古高原的沟通,则古北口道更重要。
何况此次鬼子关东军带着伪蒙军和伪满军南下讨伐雾灵山,这几万人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