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二章 天下第一(2 / 3)

国潮1980 镶黄旗 1734 字 5个月前

儿啊。”

宁卫民听出了话里的意思,登时心里的转轴儿又提了档,开动马力盘算上了。

“您这意思,它还有什么其他的说道儿不成?”

“可不。”

其实张大勺本就不想瞒他,加之这小院主人也正在屋里,不碍得什么。

这谈兴一起,自然言无不尽,竹筒倒豆子。

“别忘了,正因为京城冷,这种鸡生长周期缓慢,皮下脂肪丰富,其体内自然沉积大量的营养和风味物质。你不是头几天刚吃过吗?这种鸡呀,可不光油性大,它的脂肪分布特别均匀、紧实细腻的肉质为其出众的优势,才成就了其格外鲜美的味道。”

“这么说吧,吃这种鸡,你不会做都不要紧,只需把鸡给收拾干净了,然后加盐清炖,便可香气四溢,汤鲜味美。而且这种鸡的鸡蛋同样格外好吃,因为也带着油性哪,那蛋黄呈赤红色,滋补得很呢。真是一点腥味没有,说是凤凰蛋,难道过分吗?”

“所以啊,早在二百多年多年前,乾隆皇帝就已在诗中御赐此鸡为‘天下第一鸡’封号了。而慈禧太后晚年,每因食欲不振、不思饮食时,也非此鸡不食。你还别看这种鸡在民间只被京城的百姓称为‘京城油鸡’,因为最早出现在朝阳洼里村,也被有些人叫做‘洼里油鸡’。但几百年来,这种鸡可一直像京西稻一样,是清代皇家指定的贡物。”

“因此在清一代的京城,此鸡名声大噪身价倍增,而它真正的名字,从它成为贡品的时候起,就应该叫做‘宫廷黄鸡’了。甚至就连咱们共和国开国大典时,这种鸡还以‘国宴用鸡’的身份,登上了开国第一宴的餐桌呢……”

好嘛,乾隆御赐,天下第一鸡啊!这还不够拽的?

这时候的宁卫民,被张大勺科普得那叫一个心潮澎湃,两眼冒光啊。

他也就不是个猴儿,否则一定会像看见蟠桃园的孙大圣那样去抓耳挠腮了。

不过越是听得振奋,宁卫民心中的疑惑也越按捺不住。

“张师傅,我怎么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劲儿呀?照您说,这么好的鸡,是紫禁城中无可替代的御膳美食。那不应该尽力发扬光大,多多养殖嘛。而且都上了国宴了,还是咱们开国第一宴的待客珍馐,这又是多大的威风?那不说此鸡应该在京城特产排第一吧,起码名气也不该输给烤鸭才是啊。那怎么这种鸡就销声匿迹了,如今反而声名不显了呢?就连我这算是干餐饮的人,要不是您告诉我,我今天都不知道……”

{();} (ex){}  “这不奇怪。”张大勺并没有被问住,老爷子摩挲了一把胡子茬,继续侃侃而谈。

“你还记得吧?前面就我说过,这种鸡是珍稀鸡种。我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种鸡难养啊。首先这宫廷黄鸡喜欢在自由的空间中跑动、摄食,还必须得有足够的青饲料,才能让它活得好。过去,为宫里养鸡的那些人都得用菊苣来喂,还得为它捉蚱蜢。这样的鸡才长得好。”

“另外,就是这鸡长得慢,产蛋率也低。养这种鸡能急死人,在五十天时,它会长到一斤左右,在一百二十天之后,它才能长到三斤左右,好东西嘛,就是生长周期长啊。所以打清代起,这种鸡就卖的贵,市面上那不经心养的,也得普通鸡两三倍的价钱。”

“你想想,这种鸡不能只圈在院子里,只能在这种人少地广,还有荒草地的地方放养。而且那是什么人才吃得起啊?所以建国之后,一实行计划经济,这种鸡可就不得烟抽了。虽然它身出名门,肉蛋兼优。可养殖成本高啊,卖不上价儿去不说,留着下蛋,产量还低。但凡能养个三黄鸡,芦花鸡的,对农民来说,都比养它划算。”

“加上政府为了保民生,也在引进推广下蛋多,增重快的鸡种。尤其是到了七十年代,咱们为满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