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捷报!(2 / 3)

自己的成绩汇报给乡里才行。

只有把书给送过来,才能收钱啊,自己的提成才能到账啊!

因此,从学校出来之后,刘培明找了个公共电话,将自己的成绩汇报给了乡里,同时让乡里赶紧安排人把书送过来!

把自己的好消息回报给乡里之后,刘培明马不停蹄,立马朝着下一个目标杀去!

刘培明不知道的是,随着他的好消息回报给了乡里,整个乡里,再次沸腾了!

册!

这是15各销售人员三天的战绩!

而这个数字,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增加着。

得知这个数字,全乡再次轰动了!

按照祁同伟制定的价格,每本2元,册就是7.4万元!

7万多块钱啊!

这对于双沟集乡来说无疑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数字!

因此,得知这一消息的所有人,全都震惊了!

书记刘大山,乡长裴洋,副书记朱河等等,全都来到了乡政府旁边的小院子里。

这里是印刷室的临时所在地。

刘大山对印刷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鼓励,并当着众人的面表示,接下来全乡的工作,就是在第一部的成绩之上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彻底的改善全乡的财政状况!

同时,作为这一切的灵魂人物,刘大山更是对祁同伟表示了赞赏,叮嘱裴洋,要对祁同伟进行大力的表彰!

对此,祁同伟很谦虚,表示这一切都是在乡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取得的,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不值一提。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于祁同伟的谦虚,刘大山等人非常的满意。

等到刘大山走之后,只剩下郑利军和祁同伟等人,祁同伟和郑利军建议,接下来的时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产量!

册绝不是最终的数字,必须要在高考之前,多印刷一些,哪怕多一本,就能多赚一分钱!

对此,郑利军非常的赞同,

但想要提高产量可不是增加人数就够的,还需要印刷机器,纸张,油墨等原材料。

因此,郑利军只能再次找到裴洋求援。

裴洋也很重视,但乡里的情况也无法支持继续扩大下去了,再简单的思索了一番之后,裴洋和刘大山做了汇报。

于是,两人联袂去了县城,从县城印刷厂买来了3顿原材料。

当然,钱是欠的,双方约定,最迟下个月月底将材料款给补上。

有了原材料,终于可以开足马力提高产量了!

5月13号,第一批2万册的回款回来了!

当财政所的工作人员确认款项无误之后,所有人全都沸腾了!

多少年了!

多少年了!

双沟集乡穷了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不依靠上级的支持,自己赚了这么多钱呢!

大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同时,大家对带来这一切的祁同伟,心里也非常的佩服,如果不是他,又怎么有这样的成绩呢!

5月20号,双沟集乡印刷厂正式成立,全厂有职工13人,临时工20人。

说出来有可能不信,这是全乡第一家正儿八经的工厂!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印刷厂的厂长既不是这件事的灵魂人物祁同伟,也不是居中调解的办公室主任郑利军,而是由副乡长杨明兼任。

这个结果出乎了所与人的意料。

祁同伟没有被任命为印刷厂的厂长,这个还好理解,虽然在这件事上他立下了大功,但他毕竟来的时间太短了,还不到一个月。

但郑利军作为办公室主任,又是全程参与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