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开海求利事难决(七)(1 / 2)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1047 字 1个月前

朱载坖首先召见的是蔡国熙,作为苏州知府,蔡国熙的地位和作用都很重要,而且这兄弟居官廉洁,清贫自持,也是是强项令,有些事情朱载坖还是有亲自交代之后才能放心。

蔡国熙行礼之后,朱载坖问道:“蔡卿治苏,当以何为要?”

蔡国熙说道:“陛下,臣以为明法纪,正风气为要,苏松欠粮成风,乃是法纪不彰之故,若法纪明,何以至此?府之大政在刑名、钱谷二项,钱谷不实,朝廷亏损,故当以法绳之!”

对于蔡国熙的这个态度,朱载坖是认同的,苏松的士绅们抗税欠粮,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首先就是要严厉打击,这些士绅们倚仗这天高皇帝远,不把朝廷的法度当回事,不加以重惩,已经说不过去了,不过朱载坖找蔡国熙不是为了此事。

蔡国熙在打击士绅这方面不用朱载坖多说,但是朱载坖要和蔡国熙谈的事有关于苏松藉的朝廷大佬的问题,其实苏松藉的朝廷大员,朱载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实际上君臣都知道是谁,之前还有一位严讷严阁老,但是现在一说苏松藉的大员,当然是首推徐阁老了。

朱载坖特赐蔡国熙银章,准允他密疏奏事,这还是朱载坖第一次将银章赐予知府一级的官员,蔡国熙当然是受宠若惊,朱载坖说道:“蔡卿,苏松重地,不仅是朝廷财源,也是不少重臣的故里,卿事有不便,密疏奏来即可。”

朱载坖相信蔡国熙听懂了朱载坖的意思,在苏州要是遇到这些权贵的阻拦,蔡国熙可以直接通过密疏向朱载坖陈奏,这样的话,也便于朱载坖了解东南的实际情况,张居正毕竟是徐阶的门生,很多时候有私心并不奇怪。

蔡国熙走后,朱载坖召见胡宗宪,得知朱载坖不惜杖毙科臣要推自己尚未,胡宗宪是十分感激的,胡宗宪对朱载坖行礼说道:“陛下对臣之厚恩,臣粉身碎骨难以报答于万一!”

朱载坖笑着说道:“朕不要你粉身碎骨,朕只要你为国聚财就是了!”

朱载坖开始和胡宗宪商量起有关海关的相应事宜,其实海关也没有那么复杂,主要就是两件事情,一是征税,二是打击走私,打击走私无非就是水师的职能,胡宗宪建议,海关关税之中定额抽出部分来用于支持水师的建设,还要对于打击走私的水师官兵予以奖励,提升水师将领的地位。

朱载坖对于胡宗宪的建议都予以采纳,朱载坖也提了自己的意见,就是新设立的海关衙门要摒弃过去的大明衙门的弊病,也就是小吏政治,严防小吏贪墨,朱载坖很清楚,海关日后会有大笔的银两流动,仅仅依靠圣人教诲,是很难保证其中不出现情弊的,朱载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主张。

首先就是在海关官员的选择上,坚持三途并进,朱载坖要求胡宗宪不仅从两京六部官员中选取,州县官员、两京国子监的监生都在选拔的范围之内,而且本衙没有胥吏,哪怕是最低级的办事人员都是从九品,不拘资历,唯才是举。同时由于海关的特殊性,朱载坖特许海关官员可以领一份恩俸,从九品的每月多一两银子,胡宗宪这个正三品的提督海关侍郎有五十两的恩俸,朱载坖也很清楚,大明官员的官俸实在是太低了,要是不提高官俸,在海关这种地方,他们肯定会贪墨了。

所以朱载坖从内帑出银给这些官员们开恩俸,同时朱载坖也要求胡宗宪严厉打击海关的贪墨,只要有就立即开革,超过五十两就绞,严刑峻法肯定也是要有的。

这次在泉州月港开海,相应还要配置一名缉私参将,负责福建等地区的缉私任务,朱载坖让胡宗宪举荐一人来担任这个职务,胡宗宪举荐了现广东都司韶州卫指挥佥事、韶州守备陈璘担任这个缉私总兵,他是广东人,本身就熟悉海战,有谋略,善用兵,又熟悉倭情,敢战善战,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朱载坖随即答应了胡宗宪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