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任用,等朕再观察观察。”
说着竟然递给张永一杯茶,示意让他喝口茶,解解渴。
张永接了茶杯激动的说道:“奴婢谢主子隆恩。”说罢便将茶水一饮而尽,好久没这待遇了!
张永说道:“还有一件事,奴婢要启奏万岁爷。”
朱厚照看着张永认真的样子问道:“说,什么事?”
张永说道:“最近奴婢听说百官有人要奏告万岁爷拆除豹房,奴婢是想提醒万岁爷。”
朱厚照笑着说道:“你提醒的很及时,要朕看,这拆了也怪可惜的,朕虽然不去了,但是朕日后准备留作他用。”
张永说道:“万岁爷圣明。”
和张永聊了那么多,现在朱厚照也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的正德皇帝那么要重用太监了,和宠信边将了。除了太监中的“八虎”、“三张”,朱厚照将很多边将也调入京营,并封赏爵位、金钱,就是因为文官抱团,勋贵不可用了。
文官集团到嘉靖朝末年已然成了巨无霸,难以撼动,朱厚照决定对文官动手只靠权势是不行的,还要消除他们的经济基础,君不见半个松江府都成了徐阁老的家底,这对于现在的朱厚照来说是不能忍的。
而勋贵更是让朱厚照头疼,按照惯例来说,勋贵与国同休,明朝对待勋贵也是很优待的,无论是爵位还是品级,都是勋贵高于文官,而且俸禄高,赏赐多,有庄田,还能贪污受贿而不必担心受太大的惩罚,这更明显优于文官。
所以,自国朝建立之初和靖难之后册封的勋贵到了正德朝,就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了,到了明朝末年,崇祯想重用勋贵,但是却遭到了被刺。
文官与勋贵,朱厚照知道好收拾的肯定是勋贵,朱厚照觉得,先挑软柿子捏。
没过多久,只见一个小太监进来,躬身行礼后说道:“启禀万岁爷,江彬请求觐见。”朱厚照微微颔首说道:“传。”
片刻之后,江彬快步走进宫殿,恭敬地跪地行礼参拜。
朱厚照看着江彬,语气平静地问道:“都交割完了吗?”
江彬抬头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张永,然后低头回答道:“启奏陛下,臣已交割完毕。”
朱厚照点了点头,接着又问:“去五军都督府了么?”
继续阅读
江彬连忙答道:“回陛下的话,臣谨遵陛下之命前往五军都督府,因和谷公公一直在军营,还未去。”
朱厚照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好,朕这里有一道旨意要传给你。”
说罢,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刘全忠,将诏书递给刘全忠。刘全忠走上前来,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诏书。
紧接着,刘全忠面向江彬,高声喊道:“诏命,江彬接旨!”江彬闻声迅速跪下,叩头谢恩,并大声说道:“臣接旨!”
刘全忠念道:“朕奉宗庙已有一十六载,先被刘瑾所误,后有钱宁背叛,朕近来常思己莫非是刻薄寡恩之君哉?非也,乃二者所用朕之信而为非也。朕既平复如故,理应克己为政,仰企列祖列宗之功德。积德,布仁,建功,施利,愿庶几自勉。平虏伯江彬实授前军都督,领府事,罢亲军锦衣卫指挥使。钦哉!”
江彬说道:“臣领旨谢恩。”
然后朱厚照对着江彬说:“原先的事我不计较了,你好好做事,你我君臣有始有终。”
听到圣旨的江彬已经汗流浃背,不敢说话。又听到朱厚照安慰了他于是激动的哭泣了起来:“臣非有他能,惟倔强勇悍,幸赖陛下赏识,破格提拔臣于行伍,臣却未立寸功,以至辜负了陛下之望。”
张永站在一旁看着,也是心里感叹:“万岁爷这一打一拉,以后江彬再不敢有什么心思了。”
朱厚照又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