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一家奇葩的公司(2 / 3)

心态说明他们已经产生了归属感,这可不容易啊。

“许嘉啊,我们星耀公司目前的员工有多少人了?”

“董事长,包括高管,我们目前总计71人。”

叶云州暗道,员工数量确实是少了,不过目前还没有什么项目可做,要等到工厂盖好才需要大量的人员,不过这71人也算是公司的核心中的核心了,有了这些核心员工,以后扩展团队也会很快的。

“这些人全部培训完了吗?”

“培训完了,而且已经培训了四轮了。”

许嘉作为首席人力资源官,他对于团队的培训可不敢松懈,加上公司还没有开发产品,不可能天天让员工闲着,只能不断的培训,而且是交叉培训。

比如说,以前是技术岗,现在要到财务岗去交叉轮岗,去了解财务的流程,同样财务口的员工也要到技术口和销售口去轮岗培训,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

现在这七十多人对整个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都很熟悉,随便拉一个出去都可以干小主管了。

“嗯,这样,继续招人,主要招聘核心人员,在我们接下来的科技园区盖好之前最好把核心的人员扩展到200人。”叶云州说道。

人才这个东西,到用时方恨少,现在不储备,等产品上马后急冲冲招一批新人来培训可就来不急了,这个年代可不像二十年后人才过剩的年代,随便发个招聘岗位都能有几千人投简历,人才严重过剩,这个时代可还是人才最贵的年代。

“好的,董事长。”许嘉点点头回应道。

“嗯,还有,马上要过年了,你人力资源部抓紧把员工的绩效做出来,虽然很多人进入公司还没满三个月,但是,平时表现比较好的,能力比较强的可以跟他们提前签正式合同。还有,就是年终奖的问题,你们也去讨论一下,做一个方案给我。”

“好的,董事长。”

“好,你们先去忙吧。”

叶云州挥了挥手,让他们先出去。

待众人都出去后,叶云州走到燕京地图前面,再次思考接下来的星耀科技产业园的规划选址问题。

他心中最理想的地区当然是中关村地区。

作为夏国的科技创新高地,在2004年时就已经聚集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产业氛围浓厚,人才资源丰富。

加上星耀公司做的都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此建产业园区,有利于获取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享受产业集群带来的优势,也契合此时燕京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规划方向。

不过叶云州需要的面积实在太大,政府不一定能把这么大面积的地批给他。

另一个地区就是亦庄地区。这个年代,亦庄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且以发展高端制造、芯片研发、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主。

对于叶云州的星耀公司来说,在亦庄建产业园区,也能够借助其产业定位和发展基础,获得政策支持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机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最主要的是,亦庄地区工业用地多,价格非常便宜。

亦庄地区的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便宜到什么地步呢?嗯,二十年后,也就是2024年,雷布斯的大米公司在亦庄购买了一块工业用地,价格不到1600元/平,现在的价格嘛,还不到500元一平,跟白捡差不多。

不过亦庄在五环开外了,距离燕京大学得有30公里了,距离叶云州家南锣鼓巷的四合院也有20公里左右了,平时上下班开车得花不少时间,如果遇到堵车啥的那在路上一两个小时也不一定。

至于房山、怀柔、密云等远郊区县,土地价格倒是很低,可降低园区建设的土地成本投入。但是太偏了,不好聚集人才,加上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