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团队对《楚明皇》的文化内涵挖掘愈发深入之时,他们又面临着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会议室里,压抑的氛围如同即将到来的风暴前夕。
导演皱着眉头,打破了沉默:“大家都看到了,按照我们对中国文化溯源到巫文化的理解,这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冲击。中国文化可以追溯到极其久远的年代,从第一位巫者诞生,可能远至旧石器时代结束时的一万年前,甚至追溯到三百万年前有巢氏诞生之时。而有巢氏又可能是《山海经》中的帝俊原型。相比之下,西方文化只能追溯到基督教的第一位基督。这种对比太过强烈,恐怕投资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允许这样的内容出现在剧作中的。”
编剧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们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这本该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可是在创作中却因为与西方文化溯源的巨大差异,受到了这样的限制。”
历史顾问点了点头:“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巫文化源远流长。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的认知开始逐渐发展,那时的巫者可能是部落中最早对自然现象有特殊理解,并能运用一些特殊手段解决部落问题的人。他们或许是最早掌握了医术、懂得观察天象预测天气的智者。而有巢氏,传说他教会人们建造房屋,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如果他真的是帝俊的原型,那中国文化的源头就更加古老神秘了。”
年轻的策划人员也忍不住发言:“这种差异确实是个大问题。我们要想办法在尊重历史事实和满足投资人要求之间找到平衡。也许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比较隐晦的方式来展现这种文化溯源的深度。”
经过深思熟虑,创作团队决定从文化交流和影响的角度来构建这一章节的情节。
他们从远古时期的文化交流开始描绘。在那个遥远的时代,虽然各个地区相对隔绝,但并非完全没有联系。在亚洲大陆的东部,中国的原始部落正在孕育着独特的巫文化。部落中的巫者们传承着古老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在山洞里绘制神秘的图案,这些图案可能是对自然现象的记录,也可能是与神灵沟通的符号。
而在同一时期,西方的原始部落也有着自己的信仰和文化雏形。虽然他们还没有形成像基督教这样的统一宗教,但已经有了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崇拜。此时的东西方文化,就像两条各自流淌的溪流,虽然有着不同的源头和轨迹,但都在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巫文化不断发展繁荣。到了新石器时代,各个部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巫文化也开始传播融合。以有巢氏部落为例,他们的建筑技术和文化观念随着部落间的交流扩散开来。有巢氏部落的人们居住在他们建造的简单房屋里,这些房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场所,还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空间。在房屋里,长辈们会向年轻一代讲述祖先的故事,包括那些关于巫者的神奇传说。
而西方文化也在逐步发展,不同的部落信仰逐渐融合演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化通过一些间接的途径,如贸易、迁徙等,对西方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在当时可能很微弱,但却是不可忽视的。
画面一转,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此时的中国,诸子百家争鸣,巫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各个学派的思想之中。儒家、墨家等学派虽然对巫文化有不同的态度,但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它。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文化思想的传播范围也更广。
而在西方,希腊文化开始兴起。希腊的哲学家们对世界的本质进行探索,他们的思想与中国的诸子百家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在思考人类与自然、神灵的关系。然而,西方文化的溯源依然相对较浅,没有像中国文化那样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巫文化时期。
在剧情构建上,可以通过两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