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昌阳市特科局后的一片辽阔的田野上。
阳光温柔地洒在每一寸土地上,这里现在是张教授的科研基地。
张教授,这位眼神坚定的科学家,此刻正站在田埂上。
望着眼前绿油油的大豆苗,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许。
不远处,赵承平坐在田间地头面前放着一把宝剑。
看似轻松实则警觉的防备着四周,守护着张教授。
虽然这里也是特科局范围,不过赵承平并没有因此松懈。
数年前,当米利尖国以转基因大豆低价涌入炎黄国大豆市场时,严重冲击了炎黄国本土农业。
许多农户更是在低价的冲击下直接面临本土大豆滞销的困境,有的更是一夜之间宣布破产倒闭。
这也给炎黄国大豆产业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
当时年少的张教授正是深知,依赖进口不仅关乎国家经济安全,更关乎国家的粮食主权问题。
于是,他一头扎进了对豆类的研究之中,在结合了东西方豆类特点并取得一定成绩之后。
张教授毅然决然响应国家号召,回到自己热爱的国家。
来到特科局以后张教授便一头扎进了实验室,投身自己最热爱的事业之中。
誓要攻克国内大豆增产的科研难题,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无数个不眠不休夜以继日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
张教授终于在今日迎来了研究成果的重大突破。
他成功从传统大豆品种中克隆出了增产的关键基因。
这个成果的突破不仅仅意味着大豆产量的大幅度提升,更重要的是。
一旦实现批量种植生产,我国将不再受制于国外的转基因种子,能够自主掌握大豆种植的核心技术。
张教授的试验田里,大豆植株茁壮成长,结满了沉甸甸的豆荚。
这些国产转基因大豆不仅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也大大增强。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种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这将彻底打破国外“一次种植”种子的垄断,真正实现了自给自足,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张教授相信,随着这批自己研发的国产大豆成功种植推广,国内大豆产业链必将被逐渐完善。
到那时从种子研发到种植、加工、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会牢牢掌握在国内企业手中。
曾经因进口大豆冲击而陷入困境的农户,他们的收入也将会大幅提高,生活条件得到了显着改善。
姜瑜驾驶着汽车,风驰电掣般地驶向特科局。
他原本计划在探望完巨虎后径直赶往矿山,寻求修为上的突破。
然而,尚未动身之际,一则来自特科局的喜讯如春风拂面而来。
这个好消息自然正是张教授历经艰辛,竟然成功地从大豆中克隆出了具备增产能力的基因!
更为令人振奋的是,他在此过程中还牢牢掌控住了大豆增产的珍贵基因资源。
对于这一成果的意义,姜瑜心知肚明。
倘若真能实现规模化种植,那么我国将有望一举冲破国外对大豆技术的严密封锁!
这种新型大豆若能取得成功,必将意味着我国能够实现大豆产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如此一来,农户们的种植效率将得到极大提升,成本降低的同时产量却能大幅增长。
目前,知晓此事的仅有特科局内部的寥寥数人。
因为一旦消息走漏,米利尖方必定会不择手段,倾尽全力阻挠这件事的发生。
为此姜瑜特意开车去市场购买了大量的食材,准备自己亲自下厨。
今晚把万里等人喊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