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报的人才必须得是修为在内劲大成以上的。
征武令实施起来很容易,麻烦的是纳言令。自纳言令颁布下来之后,各地平民的上疏如雪片一般传到王城,不用看内容,只看那些堆积如山的上疏就够让人头大的了。
我当然不可能一各个的去看,筛选的工作基本落到项吉的头上,好在他是右相,手下的文员众多,人手充足。他先是将全部的上疏分类,然后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将筛选出来的上疏交给我。
只几天下来,项吉上交到我手里的奏疏就有百余封。
他筛选的费劲,我看起来倒是很快,我的原则很简单,凡是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的奏疏,我看两眼就放到了一旁,在字里行间有这个意思的奏疏我才会仔细看下去,并将上疏之人的名字默默记下。
项吉提交的这些奏疏里,有一封是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这封奏疏由一位名叫高亮节的人所写,他在奏疏里明确的提出白苗九黎两族无法共存,纵然议和,以后也必有生死之战,与其由九黎族先出手,不如白苗族抢占先机。
利用天子。召见九黎王蚩俊来王城,若蚩俊真来了,己方将其扣押,做为挟制九黎族的人质,若他不敢来,便是违抗天子之命。是抗旨不遵,己方可明正言顺讨伐之……
看到这封奏疏,我心中大喜,虽然高亮节没有直接写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但这样的意思在他的奏疏中比比皆是,最令我欣喜的是。他竟然能看出白苗九黎两族日后还有大战的必然,而不像其他人那么乐观,觉得此次议和之后,两族就永久的相安无事了。
最终,我在现有的这些奏疏中挑选出三人,排在第一的就是高亮节。排第二的名叫文昊,排在第三位的名叫汤煜。我将三人的名字交给项吉,令其马上召此三人入王城,我要亲自见见他们三个。
由于一个月后要在漳河与蚩俊签定和约,我现在也无法在王城逗留得太久。
项吉办事的效率很高,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把我召见的高亮节、文昊、汤煜三人接入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