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坐在‘科研秘书’这个位置上的人,才知道这四个字对夏希羽和希羽组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不知道是我出了问题,还是这个世界出了问题。
——崔欣欣,1981.10】
数日后,随着崔欣欣逐渐熟悉工作,她出现在办公室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夏希羽不可能把他过去一年里接触过的所有人全部都告诉她的情况下,她碰到了越来越多难以想象的事——
“您好,请问您是哪所学校的?”
“ifsca的成员单位?”
“很抱歉,夏所长下午已经有安排了。我们没有办法给你预约。”
“您好,乔办……乔办?!高教司的邓瑜?您好您好。”
“邦科?我没听说过这个名字,请问您是哪里的?米国驻华大使馆?!”
“莫拉蒂?高卢外交部?!朋友?”
“摩纳娅小姐?克洛伊小姐的母亲?请问您是……高卢方舟集团?”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我记得的,我记得的,你们是之前和研究所这边约好要进行单独专访的那家外国媒体吗……那就请你们约时间吧。请问你们那边准备安排什么时候……这个时间可以的,我们这边有时间,不过请等我去征求一下所长的意见……所长同意了,但你们必须是两人或三人小组的形式前来,人不能多也不能少,人员的具体信息必须提前以电报方式说明。”
“叮~”
随着房间内铃声的响起,崔欣欣终于结束了这一周的基本工作。
“魔都的震旦诗社,高卢的共济会、文化部、方舟集团,米国驻华大使馆,还有十几所国际顶尖的高校……一周内打来的几十个相关方,一百多个陌生电话和邮件,好凌乱啊……我现在明白这个科研秘书是做什么的了。很难想象沈小姐是怎么完成这么艰难的任务的?难道要我把这些组织和机构的所有事全都记下来吗?”
崔欣欣一边想着这一周的工作,一边准备跟着夏希羽外出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在门口了。
“所长,我……我想问问……您是怎么认识那么多的组织和机构的?”
“只要你做出成果,它们会自己找上门来,大多都不必讨好,剩下的也只需临门一脚。今天下午的专访结束了,晚上要去西餐厅,你可以跟我一起去,也可以不去——这次不是工作,是有人私下请我。”
“去!当然要去。”
“那就一起去雷雯婷那里吧。”
“嗯。”
三分钟后,夏希羽和崔欣欣在研究楼的地下车库里,见到了雷雯婷。
“所长,目的地是……?”
“和平饭店。”
“好,去外滩那边的话……请您做好三刻钟才能到的准备。”
“没事,司璇帮我约的是六点半,现在五点十二。”
“那好,请所长和欣欣同志上车。”
崔欣欣从未见过这辆车的开门方式,于是立刻问道:“等等,这个车好奇怪……”
“高卢方面送的,不用紧张。上车吧。”
于是,带着疑问的崔欣欣在难以想象的诧异中跟着夏希羽上了车。
……
五十分钟后,夏希羽一行三人见到了约见他的人——不列颠的一家工程咨询公司的一批工程师。
“夏教授,久仰大名。”
“久仰久仰,各位是arup公司的总工程师,我们之前电话联系过的。您是麦克?奥格纳先生,我记得很清楚,您好。”
夏希羽在和奥格纳先生握手后,接着用英语继续对其他人说道:“与奥格纳先生一同远渡重洋而来的工程师朋友们,晚上好。请各位就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