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一次参加廷议(2 / 7)

丰华传 小众的让步 4481 字 3个月前

林大人不肯接手案子,朝中官员是有非议的,总不能升官有你,干事却没你嘛。”

陆知心宝刀不老,把道理这么一摆,还真是这么一个道理。

站在后头的林哲就有点不明白,为啥陆知心之流要力荐他去查办案件。

难道陆知心之流不怕他借查办案件对他们不利么?

皇帝听了陆知心的一番话颇有些为难,皇帝有点不明陆知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陆知心不会做赔本的买卖,陆知心极有可能赌林哲查不出案子来,到时候他就可落井下石了。

皇帝也不想林哲陷于这样的境地,便招呼林哲上前来答话,看林哲是个什么态度。

众大臣也不是傻子,一看皇帝如此特别的优待林哲,就知道传言非虚了。

林哲也不含糊。

“官家,这个问题等会说,咱先说另一个问题,就是承王妃在大理寺自刎那天,韩大人要林某扣留承王,他自己则奔向承王府,把承王府一干人等都抓了,再后来承王私自出了大理寺,林某怎么也没算到东京汴梁城有人胆大包天,连承王也敢动,这里边有不少疑点,其中最大的当属韩大人,韩大人极有可能因承王妃自刎而对承王下手,韩大人如果这么干一点也不奇怪。”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哲这话一出,三司使韩秉急了,韩秉可受不了这一指控,杀王爷多大的罪,谁能承受?

“你胡说,你简直血口喷人,本官要告你个污蔑之罪。”

三司使韩秉很激动,林哲却很冷静:“韩大人,你说林某污蔑你,那麻烦你解释一下你凭啥抓承王府的人?你有啥理由封锁承王府?”

林哲这话把三司使韩秉给问住了,三司使韩秉哪里讲的出抓承王府的人理由,即便他有正当理由,他也没资格抓。

中书侍郎郭亦镇赶紧出面了。

“林大人,在讨论韩大人为啥要抓承王府的人之前,是不是要搞清楚那件事,就是承王妃究竟是不是自刎?承王妃自刎之事听说只是承王妃贴身侍女的一面之词,大家也未曾了解详细,是不是把这事落实好了再来谈其他的。”

中书侍郎郭亦镇说这话明显是想替三司使韩秉解围。

其实无论承王妃是否自刎,三司使韩秉都无权以任何理由抓捕承王府的人,更别提封锁承王府了。

林哲没把中书侍郎郭亦镇的话当回事,只轻轻反驳。

“郭侍郎,你说这些与韩大人干的有关联吗?郭侍郎你也是正儿八经的老臣了,当着官家的面袒护韩大人有意思不?”

林哲的话颇具针对性,几乎没给中书侍郎郭亦镇什么面子。

也是,先前才让中书侍郎郭亦镇翻了一个大跟头,哪用的着给他面子。

中书侍郎郭亦镇本就对林哲一肚子的火,出手帮三司使韩秉也是为了自己先前的那个大跟头,因此他不会容忍林哲对他进行攻击。

“林大人,一码归一码,韩大人可能只是找承王府的人了解一些事情,并不是你口中的抓人,至于你说韩大人极有可能动承王,你可有证据?没有证据的话请不要信口开河,以免对韩大人的清誉造成影响,还有承王遇袭完全是大理寺失职造成的,大理寺如此草率对待承王不该担责吗?”

中书侍郎郭亦镇不是好惹的。

中书侍郎郭亦镇在林哲这吃了一次大亏,自然不会吃第二次,相反他要努力找林哲的茬,伺机疯狂报复。

林哲又驳斥了中书侍郎郭亦镇。

“郭侍郎,大理寺一直以来是以查案为主,人手向来不足,本来不会搅进这事的,只因韩大人说扣留,才留置的承王,现在想想是不是韩大人早就谋划好了,叫大理寺留置其实是去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