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大家都始料未及,谁也没料到三司使韩秉会这么恨林哲。
虽然大家都认为那位林大人可恨,可大家并未把那位林大人放在心上,和那位林大人也没什么冲突。
没曾想钱伯华第一个对韩秉的举措表示异议,钱伯华认为此举会让林哲有所警觉,会增加打击林哲那厮的难度。
一句话,要对付林哲必须是悄无声息的对付他,否则就会起到反效果,而那个林哲之所以如此放肆,主要是有官家的支持。
如果我们能让官家不再支持他,那么收拾他就是手到擒来的小事情了。
钱伯华不愧画饼高手,他给在座的都画了一张大饼。
钱伯华的异议让韩秉尴尬不已,韩秉原以为他的举措会引来热议,众人会很感兴趣,岂料刚说完钱伯华就表示反对,真是太不给面子了。
韩秉当下要驳斥钱伯华的谬论,正要开口之时却被庞贤东抢了先。
若有所思的庞枢密猛地想到了什么。
“钱大人,你不是给官家上了一本折子么?官家没答复?还是官家已经答复了?”
钱伯华自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有些得意。
“庞枢密,老夫早将折子上呈了,官家的态度耐人寻味没给回复,不过官家也未拒绝,总之一切皆在观望之中。”
“这就好,钱大人,这事就拜托你了。”庞贤东对钱伯华一向客气,两人在朝为官数十载,一直都是相互扶持的。
庞贤东这么一说,韩秉便不太好出面驳斥钱伯华了,可要是不驳斥似乎面子上过不去。
堂堂朝廷正二品大员拿一百万贯出来悬赏不但被人反对,并且没人理会,你说这算怎么一回事?
也是,韩秉自从承王妃自刎后就没顺过,先是在朝堂上受攻击涉嫌承王案,之后又不得不将到手的承王府交出去。
这一波刚平,另一波又来了,居然有证供证实承王妃有异性知已,马爵爷以此敲诈承王,被承王反杀,这都哪跟哪。
这要是传出去,韩秉的那张老脸往哪搁,韩秉又如何站在高高的朝堂上,还有就是如果此事被皇帝知道了那就是天大的事情,很有可能韩秉的仕途就结束了。
韩秉怎能这样容忍事态进一步恶化,韩秉必须要全力出击,把搞出这堆烂事的林哲打垮方能泄恨。
三司使韩秉还是想回击钱伯华,不料又被中书侍郎郭亦镇抢了先。
郭亦镇原本不想招惹钱伯华的,只因陆知心朝他使了眼色,他就不得不对钱伯华提出质疑了。
“钱大人,那厮将案子证供交来,摆明是要狮子大开口的,你怎么还有底气唤他来?让人诧异的是他居然来了,让人更诧异的是你俩一番讨论决定后,他又要你去大理寺,你也去了,你俩这一来一往合乎情理么?不明白的还以为你俩是一伙的。”
郭亦镇这质疑讲的好,几乎捅到钱伯华的命门。
钱伯华有些猝不及防,他没想到中书侍郎郭亦镇在这等着他,陆中书不是都表态了么?郭亦镇你想搞什么?
参知政事钱伯华也不是吃素的。
“郭侍郎,老夫也不知道他会来,老夫当时只是循例唤他来,老夫真没想到他来,这完全出乎老夫的意料,至于老夫去大理寺,则是他提的一个条件,老夫必须无条件满足,否则他不得修改案情,他不修改案情那怎么行?老夫要不是为了大局据理力争且忍辱负重,这事能办成么?让老夫寒心的是,老夫尽力了,郭侍郎你却还在这猜忌。”
钱伯华对此表示了失望。
郭亦镇不为所惧。
“钱大人,下官只是想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毕竟让他捞了不少的好处,有些超出大家的期望了。”
有些超出?这什么屁话?你以为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