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憨头憨脑的南平王(3 / 7)

丰华传 小众的让步 4306 字 3个月前

部尚书遇袭而卒,己然让吏部尚书这一官职成高危,陆中书出于保护王爷的安全才有此一说的,大理寺其实不错,它有殿试榜眼坐阵,王爷去一定很安全。”

董平安自以为自己很聪明,就是太小看南平王赵松了。

南平王赵松本来还不好发脾气的,经董平安这么一说,反倒给了南平王赵松发脾气的借口,南平王赵松厉声训斥。

“你是何人?竟敢在这胡说八道,还有没有规矩了?陆中书你会不会教手下,不会教本王来教。”

董平安官居正三品,南平王赵松居然说不认识,这让董平安很没面子,尴尬的董平安只能慢慢后移,离开这是非之地。

让董平安气愤的是,他先前央求的几位高官都己经准备发声支持陆知心了,南平王赵松这么一闹,他们便不打算出声了。

董平安挨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了南平王一个借题发挥的机会。

这就比较难搞了,要知道南平王赵松一旦发起火来,那可是很难收场的。

陆知心稳住阵脚后耐心向南平王赵松做了解释。

得理不饶人的南平王赵松似乎不买陆知心的帐,他郑重的要求陆知心必须三选一,否则不得收场。

看情形,南平王赵松是赖上陆知心了,也是,南平王赵松好不容易才逮着这么好的机会可以管一点差事,岂能轻言放弃。

曾几何时,南平王赵松也是管过油水衙门的,只是出了一点岔子才被免了,之后南平王赵松一直赋闲在王府,虽不愁吃喝,但心情并不怎么舒畅。

陆知心晓得南平王难缠,但他也不能据此作出让步。

南平王赵松想去的三个衙门对他而言都很重要,焉能因难缠而让出来,现在唯有拼命顶住才行,不然就会后患无穷。

南平王赵松见陆知心犟驴一个不肯让步,他只得掉头向皇帝求援,盼望皇帝出手压一压不知好歹的陆知心。

皇帝哪里压得住陆知心,皇帝与陆知心之间早不搭了,陆知心要是心情好才有可能听皇帝的,心情不好绝对回怼。

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皇帝奈何不了陆知心,而陆知心也拿皇帝没辙,这便是当下的一个基本情况。

林哲见南平王拿不下陆知心,他也是有点着急的。

万一南平王去不了那三个肥水衙门其中之一,改主意来大理寺了,那情况就糟了,所以必须让南平王去他们那,而不是退而求其次。

“陆中书,本来林某不想讲的了,但陆中书此时此刻的表现实在是令人叹息,作为文官之首,陆中书你应该秉承公义,你却在董侍郎饱受质疑之时,还要让其任吏部尚书,这合适么?放眼当下,南平王似乎比董侍郎更适合吏部尚书一职,顺带提一句,如有反对南平王任吏部尚书的请说出理由来,董侍郎呢,因涉及承王案是不应该升吏部尚书的,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哲似乎没给陆中书什么面子,直接就批了陆知心几句,话语虽不重,但足矣让陆知心的贴身跟班恼了。

中书舍人陆飞扬率先攻击林哲。

“林大人,你还有没有规矩?你才来多久,你竟敢说陆中书,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朝堂不是乱了么?”

陆飞扬一手叉腰,另一只手则在不停的乱舞,远远望去,陆飞扬就像一位正在发怒的泼妇。

林哲没什么反应,隔一会才答道:“陆舍人,你急什么,陆中书即便是圣人,那也是会犯错的,你不能光顾着拍马而忽视对陆中书的指正,陆中书即便再能干也会出错,陆中书若是出错了,你不敢说吗?”

林哲言外之意就是陆飞扬你能不能少拍点马屁了。

这话换谁都不乐意听。

“林大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