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陆飞扬的算计(3 / 5)

丰华传 小众的让步 3283 字 3个月前

猫着腰在议事堂坐好,就听见枢密使庞贤东在那慷慨激昂。

“各位大人,咱们下次上朝要齐心,一定要逼官家重审高力赫案,不然那位林大人只会嚣张,咱们得提前灭一灭他的火焰,以后所有案子都不要交给大理寺办了,交给大理寺办等于是交了一个祸害。”

从庞贤东说的话来看,不难看出庞贤东对那位林大人越来越恨了,陆飞扬听到这个心里自然很高兴。

就听见参知政事钱伯华说:“是呀,这几起案子都由大理寺查,简直就是由大理寺说了算,这就算了,这几起案子查来查去还都是承王府所为,这很不合常理。”

“首先说这个高力赫案,明显就不是承王府所为,但大理寺硬要往承王府这带,这充分说明大理寺在混水摸鱼,还有大理寺虽然放刘知谏回府了,却重打了刘知谏的板子,连官家都没下旨,大理寺哪来的狗胆处罚刘知谏?”

参知政事钱伯华这话接的好。

钱伯华似乎有这样一个特点,凡是庞贤东讲了,他必定全力附和,反过来庞贤东亦是如此。

但有一个人对庞贤东提重审高力赫案很不爽,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中书侍郎郭亦镇,为啥呢?

因为这正是中书侍郎郭亦镇的痛处,是他建议将所有案子推给大理寺的。

虽然是郭亦镇建议的,但也是刑部不肯接,没得办法才推的。

某些不聪明的大臣却看不到这一点,他们私底下就是责怪中书侍郎郭亦镇决策失误,让大理寺白捡了这么一个大漏。

中书侍郎郭亦镇急于岔开这个话题,刚好参知政事钱伯华提到了处罚刘知谏之事。

中书侍郎郭亦镇便觉得这是一个岔开话题的机会,马上对这展开了一波声讨。

“各位大人,大理寺实在是不像话,未有君命敢处罚四品官员,简直太猖狂了,我们必须替刘知谏讨回公道,朝堂之上必须要大理寺作出合理解释,否则便要追究大理寺擅自决定的责任。”

“不知郭侍郎准备怎么替刘知谏讨回公道?还有如何逼大理寺作出合理解释?”

一直在旁没作声的三司使韩秉突然开腔了,并且是一副质问的口吻,这让众大臣有些吃惊。

要知道三司使韩秉自从承王妃出事后,无论在朝堂上还是在中书门下都缄默了许多。

这或许是三司使韩秉想蛰伏,亦或许是三司使韩秉心虚了,才导致他一直保持缄默。

不过三司使韩秉这样说,很明显是针对中书侍郎郭亦镇。

是中书侍郎郭亦镇哪没做好吗?还是中书侍郎郭亦镇哪得罪了三司使?

中书侍郎郭亦镇不知,但他话还是要说的。

“韩大人,下官还在考虑这个问题,一时半会不能回答,之所以先提出来就是为了集思广益,让大家共同来对付这个可恶的大理寺。”

继续阅读

中书侍郎郭亦镇缓缓而道,算是答了三司使韩秉的问题。

三司使韩秉显然不满意郭亦镇的这个作答,他把对林哲的愤怒全发给了郭亦镇。

“郭侍郎,你怎么能还没想好呢?现在大理寺都欺到眼皮底下了,你磨磨蹭蹭还在等什么?想等大理寺再度出手再行动吗?”

三司使韩秉仗着比中书侍郎郭亦镇官大,对中书侍郎郭亦镇己然是很不客气了。

中书侍郎郭亦镇看三司使韩秉这样玩针对,心里早想发火了。

怎奈这里有这么多同仁,发火影响不好,他只能先忍一口气。

“韩大人,你不要以为大理寺好对付,不客气的讲,有官家支持的大理寺根本没办法对付,你若不信可以去试一试。”

“郭侍郎,既然对付不了,那你还讲什么?”

三司使韩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