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外室(5 / 9)

上的工程进度也慢了下来。叶晚晴索性让工匠们先回家过年,等过了正月十五再来开工。酒坊那边也暂时停工,只留了几个人看守。曲夫人没有回西北,而是留在了青石镇,打算等叶晚晴忙完了,两人再一起去乐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这段时间,叶晚晴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高牧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帮她掌管酒楼的厨房。叶晚晴只需要偶尔去指点一下,大部分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

这天晚上,叶晚晴和顾郑氏坐在堂屋里,一边喝着茶,一边聊天。

娘,辉哥儿和萍姐儿也快五岁了,明年开春,是不是该送他们去私塾启蒙了?”

顾郑氏放下茶杯,沉吟了片刻,说道:“这事也好办,只是这没有合适的私塾,要不等明年开春,送他们去县城念书?”

叶晚晴想了想,摇头道:“县城路途遥远,来回奔波太辛苦,孩子也受罪。不如,我们就在家里请个先生吧。”

顾郑氏点头道:“也好,只是哪里去找合适的先生呢?”

叶晚晴笑道:“娘,您忘了?前些日子夫君不是说,码头那边新来了几户人家,其中就有一位老先生,据说以前在京城当过教书先生呢!”

顾郑氏一拍脑门,笑道:“你看我这记性,竟把这事给忘了!好,就依你说的,等过几日,我让霆哥去请那位老先生来家里一趟,看看他愿不愿意教辉哥儿和萍姐儿。”

“嗯!”叶晚晴应道,心里盘算着,等请了先生,还得收拾出一间屋子做学堂,还得准备笔墨纸砚……

转眼间,就到了腊月。

边城的天气越发寒冷,北风呼啸,夹杂着冰雪,刮在脸上生疼。叶晚晴早早地就让高牧去镇上买了厚厚的棉花回来,打算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做一身新棉衣。

孩子们长得快,去年的棉衣都已经有些短了。叶晚晴特意挑了几匹颜色鲜亮的布料,打算给辉哥儿和萍姐儿做两身新棉袄。

“娘,您看这块布料怎么样?给辉哥儿做件外套,肯定好看!”叶晚晴拿起一块藏蓝色的棉布,在辉哥儿身上比划着。

辉哥儿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叶晚晴手中的布料,奶声奶气地说道:“好看!嫂子,我要穿新衣服!”

萍姐儿也凑了过来,扯着叶晚晴的衣角,撒娇道:“嫂子,我也要新衣服!”

叶晚晴笑着摸了摸萍姐儿的小脑袋,说道:“好好好,都做,都做!嫂子这就给你们做新衣服!”

除了棉袄,叶晚晴还打算给每个人都做几件贴身穿的棉衣棉裤。天气冷,多穿点总是没错的。

她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想着心事。涛哥儿也跟着她学做生意,如今在码头那边帮着涛哥儿和小石头管理货物的装卸,眼看着也越来越懂事了。孩子们渐渐长大,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是……

叶晚晴手里拿着针线,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猛地站起身来,“高牧,你过来一下。”

高牧正在灶房里忙活,听到叶晚晴叫他,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擦手上的水,走了过来,“东家,您叫我?”

“你去镇上的肉铺问问,他们家的年猪什么时候杀?我想预定几条猪后腿。”叶晚晴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就要那种肥瘦相间的,肉质要好,我用来做火腿。”

高牧一听,立刻明白了叶晚晴的用意。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腌制腊肉、香肠、火腿,这些都是过年必备的美食。叶晚晴这是未雨绸缪,提前预定好食材,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夫人放心,我这就去。”高牧说着转身出了门。

腊月里,叶晚晴格外忙碌。除了日常的家务活计,她还要张罗着腌制各种腊味,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