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炊了?”李智嘲讽老孟。
李智说的是栓子,三天前,带着十六班弄了两头野猪,但李智规定不用枪,栓子费了很大气力。像这样的好事,可遇不可求,除非用枪打,就栓子准星,只要看到野猪,准跑不掉。于是,老孟撇撇嘴:“好搞是好搞,但得有你这个大队长批准。”
“给十发子弹呗。”李智冲老孟使眼色。
栓子和张大年一样,功过相抵,不予表扬,也不再批评。张大年为此抱不平:“俺老张确实犯了错,但栓子不一样,再怎么说,就他打死的鬼子上尉也能功过相抵。”
老孟说:“错了就是错了,有时候咱们不允许犯一丝一毫的错误。”
一丝一毫四个字,堵住了张大年的嘴。
但栓子的确值得肯,李智和老孟也就变着法,用十发子弹鼓励栓子。
于是,栓子拿着特批的十发子弹,带着十六班,在山里转了一天,带回三头一百多斤野猪。晚上,炖野猪肉,白面饼子,两百多人可劲造。
没有酒,以水代替。李智举着粗瓷碗,大声鼓动着:“同志们,咱们杀了一个鬼子大佐,那些二狗子遇到咱,肯定躲着走,往后咱们更要好好训练,好好杀鬼子,对得起咱们夫子山抗日游击大队的名气!”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的确提振士气,振奋人心,喝下去的水也变成浓烈的酒,让每个人都脸色通红,精神焕发。
第二天中午,刘芳带着县委的同志来到陈庄,说了最新情报,吉野已顶替小林龟山,担任鬼子大队长,他去了徐州,参加旅团扫荡失败检讨会,并留下了话,等他回来,再和游击队一决高下。
“好啊,老子等着他!”李智嘲笑一句,又关心山中百姓。刘芳说,老百姓已全部返回,这次鬼子主要是目标是游击队,房屋毁坏的少,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春耕春播。至于种子,老百姓早就有所准备,都装进罐子藏在了山洞。不足的部分,也从山外采购,捎带回来。
刘芳又说,山里更多青年都想加入游击队。
现在有多余的枪,将近三百多支,李智却不着急继续扩大队伍。虽然经历了反扫荡,眼下两百多游击队员仍缺乏训练,很多队员只是靠两条腿跑路,并没有参加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兵在精,而不在多,多了战斗力上不去,打起仗来,白白增加牺牲。
多余的枪支弹药,可以拿出一半发给民兵,先壮大民兵队伍。民兵平常种地,鬼子二狗子突然进了山,立即由民变为兵,能抵挡一阵。等到游击队需要扩充的时候,再优中选优,补充到队伍上来。
李智想法,得到老孟支持。张大年挠挠头,也同意了。其实他很想招更多的兵,让夫子山游击队成为蒙山军分区四营,到时他就是副营长了。
对此,李智和十六班一起帮老乡播种的时候,说了自己的想法:“什么四营,现在老子想法变了,往后咱们就成立蒙山军分区独立团,你们十六班升格为团特务连,专门执行特殊和重要的任务。”
“那俺们栓子班长就当连长了?”六子高兴地说道。
李智点头:“嗯,你小子好好干,多动动脑子,到时你就是副连长。”
六子捅捅栓子,咧嘴笑了。栓子没笑,反倒有些紧张。一个连,上百号人,怎么领导?栓子心里没底。
李智似乎看出栓子心思,挥手鼓励说:“只要好好训练,多动脑子打仗,多动脑子总结,你们都能当上连长。”
全班队员都自豪地笑了,栓子也翘起了嘴角。
李智真心地看重这些小伙子们,尤其是栓子,当成了宝贝。不仅亲自指导训练,还代表游击大队,把缴获的捷克轻机枪留在了十六班,包括剩下的六个弹夹。
老孟不仅是栓子表叔,同时也认为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