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东方象牙(2 / 3)

宁当即在心里喊了一声:“红石头!”

到了此时红石头也不再隐瞒,回了她一个字:“是。”

江逢宁瞬间思绪清明,东方象牙、一直跟在晏难身后的鬼……

便是晏难名义上的曾祖父。

那乱世人的目的呢?

将他们所有无辜之人视作蝼蚁玩弄摆布,将他们的人生肆意操控的目的呢?

为什么?

对妻女惨死之恨?还是自己一朝堕落之怨?

江逢宁却觉得都不尽然。

只觉得无论怎样,他们在这万人祭之下经历一遭,无知可笑地做够一回在麻木中挣扎的棋,都实在太过悲哀了。

也不会有人来回答为什么,就是这样了。

江逢宁扯唇无声地笑了笑,接着低头看完第二页信纸。

这一页的内容写得更为仔细些。

江抑为了英回之盟也算尽力,上面写的是一些替兰符川镇川将军晏晁翻案的证据。

旧将军府内有一条地道,传说晏晁被烧死时,还在为城中百姓挖通这条唯一的出城之路。

不管是真是假,来日摆在世人面前,叛国罪名洗脱干净,才更有说服万民接纳之力。

看来江抑早就有了收复兰符川的意图。

信上几十年前陈年旧事的相关细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挖出来的。

江逢宁将信慢慢收好,在朦胧的灯火下不禁想:

如果有人早一些将兰符川收复那该多好,如果大寻从未放弃过兰符川那该多好。

继续阅读

这样的话,她与晏难就都不会成为极西的罪奴了。

这样的话,会不会一切都不一样?

人总是越想越贪心,再继续天真些,如果亡修与大寻从未交战,那么兰符川不会有败降将军。

世间也许...就不会有贪心相了。

下一刻烛灯被吹灭,江逢宁掐断了自己所有如孩童般天马行空的幻想。

……

三日后,等到朝中新的赈灾粮与抚恤金到时,江逢宁才离开,动身前往西门与容生汇合。

而这三日里,她没有一点晏难的消息。

天亮时启程,傍晚的时候江逢宁便到了西门。

算着时间,容生差不多也要到了,江逢宁干脆坐在城门口等他。

进入一年中的最后一月,傍晚大雪下得更急,往前一步便是一个完整拓印在雪地里脚印。

江逢宁沿着这些痕迹,目光放远望向地平线的尽头。

随后不由轻叹,原来停下来时,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有痕迹的。

寂静的落雪声中,红石头突然道:

“...你无聊的话,我给你说故事听吧。”

江逢宁百无聊赖地抬头瞧着雪落,试图在漫天轻盈的洁白中看清每一片雪花的形状,闻言轻声回道:“好啊。”

“和你说东方象牙。”红石头道。

下一刻江逢宁哑然失笑。

红石头并不知道她在笑什么,却不知怎么的就有了几分局促:“你……就真的只是当个故事听吧。”

随后它开头说了下去:“数十年前,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

“此人是个百年难遇的天才。”

两岁作诗,三岁写字,十岁时便令所有老师望尘莫及,不到二十五岁便成了世间一代名儒。

东方象牙的学识博通广大,更甚者传言此人天神文曲星下凡,天上地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当时几乎所有的学子都是他的学生,其中比其年长之人不知凡几。

就连梨山之外,一国太子也一马当先,不辞远路前来拜访他,为天下人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