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心下暗喜自己早遣李香君行事。 若待往昔既定之时,再令郑成功收复台湾,恐有诸多不利,真乃“时者,金也,失之难再得。”
此些黄金虽数量无多,然亦能暂解燃眉之需,恰似“聊以充饥肠,暂解一时困。” 有了这些黄金,朱由检心中念起李自成来。往昔迟迟未对李自成有所动作,盖因财用不足。若财货充盈,必早对李自成有所举措。
在历史的洪流中,李自成这一角色,仿佛是大明王朝沉重步履下不经意间绊倒的顽石,不仅未能助力,反而在无形中加剧了帝国的蹒跚。朱由检,这位末代帝王,心中燃着不灭的火焰,对任何可能动摇国家根基的风雨,皆怀有不容丝毫懈怠的警觉。
他深知,任由这等力量肆意蔓延,不仅个人的命运将笼罩在未知的阴霾之下,更会将大明这艘古老而庞大的航船推向覆灭的深渊。每一夜,当星辰点缀天际,他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穿透了紫禁城的重重宫墙,投向那遥远的西北,那里,是动荡的源头,也是决心与考验的所在。
“是时候,让大明的旗帜再次高扬,让将士们的热血,为这江山铸就坚不可摧的防线。”朱由检的话语,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金石般铿锵,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与决绝。这突如其来的宣示,让一旁的王承恩不禁心头一震,却又迅速收敛心神,静待圣意。
“皇爷,莫非您欲亲赴前线,或是另有妙计遣将?”王承恩的询问,虽带几分揣测,却也满含对帝王安危的深切关怀。
朱由检轻轻摇头,目光中闪烁着智者的光芒。“非朕亲征,而是要让大明百万将士知晓,他们的君王与他们同在,共赴时艰。朕要亲自部署,让每一份忠诚与勇武,都能汇聚成洪流,冲刷掉那些试图侵蚀我大明根基的污秽。”
言罢,他仿佛已不再是那深宫中的孤独帝王,而是化身为引领国家穿越风雨、重振雄风的领航者。那份从骨子里透出的王者风范,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与希望,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即将变革的气息。
在这一刻,大明王朝的命运,正悄然间,因这位年轻帝王的决心与智慧,而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转折。
明朝那些事儿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