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谈判与协议(2 / 3)

汉威四海 逍遥狸猫神 1537 字 3个月前

幸好他不是身体穿越,不然连汉朝内地的话都听不懂。

陈韵说着河南郡那边的话,跟两千多年后河南的话完全不同。

说真的,听起来比粤语还难懂,这就是他魂穿的好处。

当然,这个时代的人能听懂陈韵说的河南郡那边的话。

搬家错说的话,更让他听不懂了,幸好带来了巴夺和郑循当翻译。

“这是自从夏朝灭亡之后,我们带出来的一件权力信物。这是腾龙钺,你们不信我也没办法。”

他手中的信物是一代又一代传下来,这是为了让他们相信才带过来的。

刘章对他的话只能相信一半,因为时间太过于久远。

谁也说不清楚了,夏朝确实存在,也确实被商汤所灭。

夏朝灭亡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七十七年,有不少夏朝贵族逃到华夏周边。

在一些地区建立新的王国,延续着夏朝的文化。

“我们抢东西是不对,可我们的族人也要生活。我们那个地方粮食产量难以自足,还请你们把我们的族人放了。”

班伽措请求刘章他们放人,可以给他们一些补偿。

除了牛羊,还有一些黄金和铜,粮食已经分给族人了。

这次没有抢到多少,羌人目前生活艰难。

“我们族人这两年过得不太好,也不怕告诉你们。我们一般只抢能吃的东西,也抢一些衣服。”

班伽措说的也是事实,有时候蜀郡一些乡村遭到羌人的抢掠。

他们只抢食物和衣服,基本上不伤人。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觉得要不要把人还给他们。”

刘章问公孙度,对方给的东西显然不足以弥补蜀郡境内各族的损失。

看来羌人过得也不怎么好,刘章的想法就是小事化了。

跟对方达成协议,让他们以后不要来抢了。

刘章可以想办法帮他们解决种植难的问题,让蜀郡更加稳定。

与周边民族政权尽量友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当然,跟匈奴只有打没有和谈的可能,匈奴的情况和这些民族不一样。

“我觉得可以把人交给他们,让他们以后不要再来抢了。”

如果他们不讲信用,下次再抓住羌人。

就把他们送去修长城,公孙度也想把事情化小。

通过郑循的翻译,得知羌人生活艰难。

他们生活环境本就恶劣,如果他们真是夏桀的后裔。

那他们也是华夏族的一部分,就更应该与他们团结友好。

公孙度和刘章的想法一致,至于蜀郡境内各民族的损失。

那只能用别的办法补偿了,也可以减轻蜀郡的治安压力。

“我们同意把人交给你们,但必须签协议。你们现在还有多少食物?”

刘章问班伽措关于羌人的情况,希望他能够如实告知。

就不去羌人的领地实地考察了,大家都受不了那个地方的气候。

刘章早就拟好了一份协议,写的是汉字,对方能不能看懂不重要。

就让郑循按照协议书上的内容读一遍,班伽措听得懂,但看不懂。

现在他不得不答应刘章他们的要求,很多羌人还在他们手中。

按照协议上的内容来看,对羌人没有多大不利的事。

就是希望他们以后不去抢其他乡村的粮食,汉朝这边为他们提供适应高原地区的作物。

刘章也不担心他们收获了大量粮食,再派人过来抢。

他们要知道跟汉朝为敌的后果,班伽措是个很有头脑的人。

刘章作为谈判代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