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第269章中,专门提到了“财经侠女”叶檀女士。
在转基因技术的讨论中,着名的财经作家叶檀坚定支持的态度,格外的引人注目。她的观点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对经济、农业现状以及科学原理的深入理解之上。
叶檀女士,1973年出生于杭州,是我们国内知名的财经作家、叶檀财经创始人以及华鑫股份首席经济学家。她同时也是《环球财经连线》的财经评论员,在财经领域可谓声名远扬。
叶檀的教育背景十分深厚,本科毕业后,她成功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博连读,专攻政治史和经济史。这段学术经历为她日后独特的财经视角奠定了基础,历史研究培养出的敏锐洞察力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使她在分析财经问题时,能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角度出发。2000 年毕业后,叶檀先后在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任教,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与教学经验。2004 年,她进入《每日经济新闻》负责评论版面,就此开启了在财经评论领域的崭露头角之路。2007 - 2008年,叶檀在《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财经国家周刊》、FT中文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开辟财经评论专栏,凭借犀利的观点和深刻的分析,迅速吸引了大量读者的关注。此后,她在2012年成立自己的财经工作室,2017年又成立文化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在财经领域的影响力,在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研究印记,出版了《大破局》《中国经济站在了十字路口》等多部着作。
叶檀在财经领域的成就众人瞩目,而她对转基因技术的坚定支持同样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从经济层面来看,叶檀认为转基因技术能为农业产业带来巨大变革与发展机遇。以大豆产业为例,我国长期依赖进口大量转基因大豆,原因在于国产大豆在成本和出油率上与进口转基因大豆存在差距。国内大豆种植成本比美国高出33%,出油率方面,国产大豆为16% - 17%,进口转基因大豆却能达到19% - 22%。这一数据差距意味着,在加工相同数量大豆时,效益相差巨大。
例如,加工10万吨大豆,出油率每相差一个百分点,效益就相差2000万元。这促使国内企业纷纷选择进口转基因大豆,也凸显出我国农业产业在面对国际竞争时的短板。而发展转基因技术,能够帮助我国提升农业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从而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是叶檀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她坚信转基因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手段。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日益增加,对质量和营养的要求也愈发严格。传统农业在应对病虫害、自然灾害等挑战时,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转基因技术则能够培育出具有抗虫、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品种,有效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像抗虫转基因作物可以减少因虫害导致的粮食损失,耐旱转基因作物能在干旱地区正常生长,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这对于我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从科学原理角度出发,叶檀对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深信不疑。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期望的目标基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以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这一过程并非违背自然规律,而是在深入了解基因奥秘的基础上,对生物遗传特性进行的精准调控。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都经过深入研究和评估,认为凡是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