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明(3 / 27)

部事。受中国文化影响,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设有吏部,其首长为吏部尚书。朝鲜王朝时期,改称吏曹,首长改称吏曹判书。越南古代设有吏部的机构。

户部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其职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户部起源于先秦《周庄》记载此职为“地官大司徒”;秦为“治粟内史”,两汉称“大农令”和“尚书民曹”,三国至唐称“度支”“左民”“右民”等,唐永徽年初因避讳太宗皇帝世民名讳改称“户部”,至清光绪末年,改“户部”为“度支部”,管田赋,关税,厘金,公债,货币及银行等。

礼部

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长官为礼部尚书,其后历代相沿不改。隋至宋属尚书省,元属中书省,明、清为独立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隋置尚书一人。礼部下辖礼部司、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初由侍郎掌管,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年改侍郎为尚书之佐,各司侍郎均改为郎。四司分掌礼乐、学校、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唐因之,置尚书、侍郎各一人,四司设郎中、员外郎为正、副长官。受中国文化影响,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也设有礼部,其首长为礼部尚书。至朝鲜王朝时期,礼部改称礼曹,首长改称礼曹判书。越南古代亦设有礼部的机构。

兵部

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当于国防部。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兵部又称夏官、武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

明朝的书画

共38个词条7033阅读

明天王图

这件作品所绘天王,屹立云天,神情肃穆;骨肉清晰,勾勒有力,须发绵密,纹饰华丽,笔笔相因,丝毫不苟;尤以石绿石青、朱砂胡粉,层层绘染,衬以肤色,愈觉其脱俗神勇之气概。放眼古今大帧人物画迹,允称为“天下第一单轴人物画”。

明唐寅仿唐人仕女轴

唐寅(1470-1524)是吴县人(今江苏苏州)。年少时,即以文采名闻乡里,弘治十一年(1498),复高中南京乡试第一名解元。他作画起初师法周臣(约1460-1535後),後又广学宋、元名家,能将南宋院体画精谨秀丽的画法,与元人清隽淡雅的笔墨融为一炉,而形成自家面貌,以致被後人尊为「明四大家」之一。本幅题材,取自唐代名妓李端端向张佑乞诗的故事。画中的李端端,手持一朵白牡丹,亭亭玉立於屏风前方。张佑则坐在榻上,神情相当专注,彷佛正要为美人构思佳句。张佑有诗赠李端端,诗中「一朵能行白牡丹」之句,对照此图中的仕女,极称契合。 幅中人物及屏风,落笔俱极工致,惟配景树石及款书部分,线条较为纵放,与唐寅四十七岁作的「山路松声」相当接近,故推测可能是同年或者稍早的作品。

继续阅读

明周之冕葡萄松鼠图

《明周之冕葡萄松鼠图》是明代画家周之冕创作的一幅花卉画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徐渭花卉图卷

明徐渭花卉图卷是明代的一件文物,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明朝的诗文作品

共2780个词条12.9万阅读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借一轩以记三代之遗迹,睹物怀人,悼亡念存,叙事娓娓而谈,用笔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