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逆顺肥瘦 第三十八(2 / 4)

刺并留针,这就是肥壮的人。那些肩腋宽阔、颈项粗短、肉薄皮厚而且肤色黑、嘴唇外翻的人,他们的血液黑而混浊,气涩而迟缓。这种人,性格贪婪,好取好予,针刺这种人时,要深刺并多留针,还可适当增加针刺的次数。”

黄帝问:“针刺瘦人该怎么办呢?”岐伯说:“瘦人,皮肤薄而颜色浅,肌肉消瘦,嘴唇薄而话少,他们的血液清稀而气滑,容易脱气,也容易失血,针刺这种人时,要浅刺并快速出针。”

黄帝问:“针刺普通人该怎么办呢?”岐伯说:“观察他们的肤色黑白,分别进行调治,那些端正敦厚的人,他们的血气调和,针刺这种人时,不要违背常规的刺法。”

黄帝问:“针刺强壮有真骨的人该怎么办呢?”岐伯说:“针刺强壮有真骨的人,他们的肌肉坚实、骨节舒缓,身体高大,这种人如果气重,就会气涩血浊,针刺这种人时,要深刺并多留针,增加针刺的次数;如果气轻,就会气滑血清,针刺这种人时,要浅刺并快速出针。”

黄帝问:“针刺婴儿该怎么办呢?”岐伯说:“婴儿,他们的肌肉脆弱,血液少而气弱,针刺这种人时,要用毫针浅刺并快速出针,每天可刺两次。”

黄帝问:“到深水中决开堤防,是怎么回事呢?”岐伯说:“血液清稀而气浊的人,快速泻刺,就会使气衰竭。”黄帝问:“顺着迂曲的水道冲破障碍,是怎么回事呢?”岐伯说:“血液混浊而气涩的人,快速泻刺,就可以使经脉通畅。”

黄帝问:“经脉运行的顺逆情况是怎样的呢?”岐伯说:“手三阴经,从内脏走向手部;手三阳经,从手部走向头部;足三阳经,从头走向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走向腹部。”

黄帝问:“少阴经脉为什么单独向下运行呢?”岐伯说:“不是这样的,冲脉是五脏六腑的海洋,五脏六腑都禀受它的气血。冲脉上行的部分,出于颃颡,渗灌到各阳经,灌注到各阴精;冲脉下行的部分,注入少阴的大络,出于气街,沿着大腿内侧进入膝部,伏行于小腿骨内侧,下行到内踝后面而别行。冲脉下行的部分,与少阴经并行,渗灌到三阴经;冲脉前行的部分,伏行于脚背,下行到足大趾间,渗灌到各络脉而温养肌肉。所以别络郁结,就会使足背上的经脉不动,不动就会发生厥逆,厥逆就会感到寒冷。”黄帝问:“怎样才能明白呢?”岐伯说:“用言语引导,切按诊察来验证,那些不动的经脉,然后就可以明确经脉运行的顺逆情况了。”黄帝说:“这真是困难啊!圣人创立的学说,比日月还明,比毫厘还微,不是先生,谁能阐明这些道理呢!”

对古文深度解析

七律诗赞《用周易哲学解读〈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章》:

《周易灵枢蕴妙玄》

周易哲学探灵枢,逆顺肥瘦蕴奥殊。

阴阳燮理乾坤定,五行相生病恙无。

象数精微含至理,天机奥秘在宏图。

千秋经典绽光彩,智慧传承照坦途。

诠释:

诗的首联“周易哲学探灵枢,逆顺肥瘦蕴奥殊”,点明了用周易哲学来解读《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章,强调了其中蕴含的深奥奇妙之处。

颔联“阴阳燮理乾坤定,五行相生病恙无”,阐述了阴阳调和、五行相生相克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体现了周易哲学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颈联“象数精微含至理,天机奥秘在宏图”,指出象数中包含着精妙的道理,其中隐藏着宇宙的奥秘和宏大的智慧格局。

尾联“千秋经典绽光彩,智慧传承照坦途”,表达了这一经典在漫长岁月中绽放光芒,而传承其中的智慧将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

整首诗围绕着用周易哲学解读《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章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