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管家柳成。”
王弘义的声音冷如冰水,却更加引人深思:
“他那份近乎执拗的笃定,又该如何解释?”
“难道仅仅是因为年岁的累积,让他对少爷的记忆变得模糊,以至于将那份情感寄托在了林光身上?”
“不,我相信柳成管家的智慧与忠诚,他的每一个判断都绝非空穴来风。”
“他之所以如此坚信,定有我们未曾触及的真相,在暗中指引着这一切。”
随着王弘义的讲述,整个大堂似乎都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笼罩,空气变得凝重而充满期待。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那些原本坚不可摧的信念,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不再那么绝对。
眼见事态即将被王弘义的一席话引入歧途,田留安不得不沉声介入,言辞间透露出几分无奈与坚决:
“关于林光与王文是否面貌雷同至此,你我皆非亲历者,实难置喙。”
“或许,管家柳成在绝望的搜寻中,真因二人惊人的相似而产生了错觉,一念之差,将林光误认,也并非全然无据可循。”
“然而,七星印记的凭空消失,却是横亘在众人面前的一桩无解之谜,它如同迷雾中的灯塔,忽明忽暗,引人遐想却又难以触及。”
“须知,这七星印记,正是解锁钦犯王文下落这盘复杂棋局的关键钥匙。”
继续阅读
“缺失了它,我们的一切推理与猜测,都似空中楼阁,难以站稳脚跟。”
“故而,仅凭林光一人的身份,便断言其与此案有何等关联,未免过于草率。”
“真正的答案,或许正隐匿于那消失的七星印记背后,等待着我们去一一揭开。”
王弘义的脸庞笼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目光如利刃般穿透空气,直刺向田留安,声音低沉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田留安,你此言,莫非是在暗中诘问本官的明断之智?”
田留安神色自若,面庞上未显丝毫波澜,他缓缓开口,语气中既含敬意又不失分寸:
“田某岂敢有丝毫质疑王大人英明之念,只是心存疑虑,单凭管家柳成先生一力指认林光为少爷王文,便断定其身份,恐怕会错失捕捉真凶王文的天赐良机,此中曲折,不得不慎。”
一番话落,室内气氛似乎凝固,王弘义眼神微眯,审视着田留安的每一个细微表情,而田留安则稳如泰山,静待武元衡与王弘义定夺。
王弘义心中明镜似的,深知武元衡那等人物为田留安撑腰,想要凭空给田留安扣上谋逆的大帽,无异于痴人说梦,难如登天。
于是,他暗自盘算,唯有另辟蹊径,方能逐鹿中原。
他眸光一闪,计上心来——先以莫须有之名,将田留安悄然请入那森严的牢狱之中,再徐徐图之,于审讯的点滴间,细细搜寻,定能觅得一丝可供利用的蛛丝马迹。
“话说至此,田大人身为一方刺史,本应是百姓之盾,安邦之柱。”
“渔帮与官兵之争,本是乱象中的一缕刺芒,理当雷霆万钧,以正视听,彰显皇恩浩荡,天子威仪。”
“然而,大人您却选择了沉默与放任,任由风波肆虐,甚至间接导致了丽景门错失良机,让那狡猾的林光得以逃脱法网。”
“此举,非但未能平息民怨,反而在无形中削弱了朝廷的威严,更添了几分民众对官府的无能之议。”
“仅凭此一点,大人便已触及了失职的界限,恐难逃其咎。”
“王某此言,非为刁难,实为公心所系,望大人能够体谅其中利害,切勿让一时之仁,成为万世之讥。”
武元衡坐于朝堂之上,眸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一切虚伪与阴霾,他的话语沉稳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