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丹蔻的朱唇轻轻开启,发出的声音虽平和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能穿透殿堂的每一个角落,直击人心:
“来爱卿,你此刻可有何事要奏报于朕?”
这话语虽简短,却如同千斤重担压在来俊臣的心头。
他听到女皇这番意味深长的问话后,心中不禁猛地一沉,宛如乌云蔽日,瞬间笼罩了他的所有思绪。
来俊臣深知,自己被这位心思深沉、手段高明的女皇突然传唤至此,绝非偶然,更不会是什么值得庆贺的吉兆。
这些年,他在朝堂之上步步为营,小心翼翼,生怕行差踏错一步便万劫不复。
然而,事已至此,无论心中如何惊涛骇浪,他也只能强迫自己保持冷静,面上不露分毫。
于是,他暗暗调整呼吸,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不安与恐惧都压入心底,硬着头皮,以一种尽可能镇定的姿态回应道:
“启奏至高无上的陛下啊,微臣向来行事光明磊落,行得端、坐得正,从未有过半分愧对天地之心。”
“这些年来,微臣为了我大周的江山稳固、社稷安宁,可谓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微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与陛下的圣明。”
“此等忠心耿耿、矢志不渝之举,想必吾皇陛下心中自有明断,再清楚不过。”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言语间,来俊臣试图用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来化解女皇可能的猜疑与不满,尽管他心里明白,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所以,那卿阁领所言之言语,犹如夜空中偶然划过的流星,虽一闪即逝,却妄图在臣的清白之躯上留下不可磨灭的污点。”
“其言辞之间,既没有丝毫确凿无疑的事实作为支撑,亦无半点公正无私之心可寻,纯粹是出于对微臣的恶意中伤与无端污蔑!”
“此等行径,无异于以讹传讹,混淆视听,实乃朝堂之大忌,国家之不幸!”
他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一声惊雷,瞬间在朝堂内炸响,激起了层层涟漪。
众臣或惊讶,或疑惑,或厌恶,或痛恨,或幸灾乐祸,目光纷纷投向这位臭名昭着的酷吏,心中暗自思量,这场风波究竟会如何收场。
“恳请陛下,”来俊臣继续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您乃万民之主,英明神武,洞察秋毫,定能分辨忠奸,明辨是非。”
“微臣一生勤勉尽责,忠诚于国,无愧于心。”
“望陛下能拨开云雾见青天,还微臣一个清白之身,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也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无处遁形。”
“如此,方能彰显陛下圣明,维系朝纲之正,保我社稷安稳,百姓安康!”
言罢,他深深一拜,额头几乎触及冰冷的地面,那份决绝与坚持,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朝堂之上,一时间静得只能听见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以及每个人心中激荡起的波澜。
女皇端坐于龙椅,身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拉长,宛如一尊不可侵犯的神只。
她的面容冷静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虚伪与真相,眼眸中却未泄露半点情绪,只是静静地,目光穿越了群臣,最终定格在了大理寺卿狄仁杰的身上。
那一刻,整个大殿似乎都屏住了呼吸,连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
“狄爱卿,”女皇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如何看待此事?”
狄仁杰早已在心中盘算多时。
他身着官服,衣袂飘飘,眉宇间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睿智与沉稳。
数日来,他收到了来自江湖、朝堂乃至深宫的多份密报,每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