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牵扯永宁王和龙太师的暗斗,不是小事,很可能引发一次大变”
渺星河有所悟,便对霜华道:“收拾一下行李,明日启程到桎梏城”,霜华行了个礼后回后院收拾行李了。
立静凝说完事情便离去了,渺星河望着立静凝离去的方向,目光逐渐深远,遥遥想起与紫珊的过往便百感交集。
十四岁那年,他随门主下山,为人治病,把悬壶济世的点设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从此与紫珊结缘,记得那时每日来看病的人从不间断,门主从不记人长相,只记得病,以病识人,人和病对上了他也就把人记住了,然而很意外,他记得没有病的紫珊。
紫珊比自己小两岁,初见时面黄肌瘦,蓬头垢面,穿了一身打满补丁的粗布麻衣,她的眼神最令人难忘记,空洞疲惫,小小年纪就带着一副人生艰难的状态,那日她是带父亲来看病的,老父亲已经被病痛折磨的形销骨立,形容枯槁。在她的搀扶下,勉强趴在诊桌上,他浑身颤抖着每做出一个动作都很艰难费力。
门主把手搭在他的脉搏上,仔细观察他的面色后轻叹一声,并未说什么,但神色里已经把最糟糕的情况表现出来了,紫珊非常聪慧,忽然黯然神伤的问道:“仙长,福祸寿夭,人性善恶,趋利避害,也是天定?”,掌门微愣,想来她是对老父亲的病情心知肚明了,更诧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会问出这样问题,登时觉得她非同寻常。
门主回道:“事在人为……”,既不肯定也不否。
紫珊走后,没有再来,半年后却出现在青山玄门,她衣衫褴褛,脸上身上都是泥巴,一层糊一层,浑身臭烘烘,比初见时还要狼狈落魄,眼神却比之前更加倔强刚毅,她请门主收她为徒,语气里没有半点“求”的态度,硬邦邦的,像怀着某种执念,是势在必得的决心,这是自己第一次见到这样不甘的拜师,门主觉到她身上戾气太重,断她有朝一日会入歧途,本不想收她,然而拗不过她在殿外一直跪,跪了两天一夜,最后她成功进入青山玄门,成了自己的师妹。
紫珊天资聪颖,数术方面一点就通,门主常夸赞她天赋极高,然而她性情偏激,悟的却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道,她认为自己可以与天争一争,只要手段足够,她定胜天,掌门常教导她要与自己和解,与这个人世和解,结善缘,种善因,才能得道多助,才能诸事顺畅,虽是陈词滥调,却是累世至理。
然而,她对此常有另一套领悟。
她在青山十年,如饥似渴的修习,出山前将小时候的经历告诉自己,她出生在极度困苦的人家,父亲常年卧病,母亲不堪重负离家改嫁,亲戚朋友避之不及,她半乞讨的过了好几年,父亲病重时,家里的积蓄也都花光,离世时没钱丧葬,她便一把火连遗体带家烧个精光,看着熊熊烈火变成一摊尘灰,十几年的苦难付之一炬,还有不舍的亲情。
她说,书上有写,命运的转折点是旧物速死,包括难以割舍的亲情,原来光明来得这般痛彻心扉,父亲又有什么错呢?
紫珊下山后,参加科举,进了刑部,转为兵部,现正在桎梏城。
渺星河想到这儿,叹了口气。
幸闻林下风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