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正好遇见了前来寻找他们的许贯忠,搭救了他们一番。
要不然,恐怕李清照要是被饥民盯上了,那他们两口子的下场也好不了多少。
“原来如此,世风日下,不如二位先留在我这里,日后再说?”
狄泉是非常想要留下这夫妻俩的,赵明诚虽然有弃城而逃的先例,但是让他干个文职还是可以的。
至于李清照,则远比赵明诚的用出要大,这位“千古第一才女”,虽然在当时的女子里面冠绝天下,却不被世人所认可。
据说暮年的李清照空有忧国之心,但身为一个女子,却无报国之门,某一天,她的一个亲友带了一个姓孙的小女孩过来做客,极为聪明。
李清照对这孩子十分喜爱,想要收其为徒,把平生所学,全部教授给她。
按照后世人的概念来看,能够成为李清照的徒弟,那是多少年来修来的福分。
结果那孙姓女孩说什么?她说:“才藻非女子事也。”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一个正经女人,谁会去写些什么诗啊词啊?不守妇道,舞文弄墨,能算个女人吗?
中心思想就是十一个字“不守妇道”和“女子无才便是德”。
难以想象,此时的李清照是怎样的表情。
送走了亲友和孙姓女孩,李清照写下了饱含痛苦的《声声慢》。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那孙姓女孩的父亲得知了她和李清照的应答后,十分自豪,毕竟她在“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诞生之前500多年,就说出了类似的精炼语句,怼得千古第一才女“凄凄惨惨戚戚”,也是难得。
这位孙姓女孩的父亲,倒没什么名气,但她的曾祖父孙沔,却也是《宋史》上有记载的大人物。
史书说孙沔“跌荡自放,不守士节。”也就是说他为人相当放荡没品。
根据记载,孙沔做地方官时,但凡见街上有美貌女子,便连骗带抢,弄回家取乐;听说老百姓家有什么好东西,就随便找个罪名,把人关起来,把好东西没收。
有这样的放荡没品的人,后代却出了一个立志侍奉公婆和丈夫的女孩子。
而李格非这样清廉刚正的人,却养出了李清照这样一个志趣爱好不同于旧时代女子的女儿。
这个时代里看不起李清照的人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而李清照却是光耀千古,万古不朽。
如今,狄泉已将准备开基创业,那么李清照这个千古才女如果能够参与到军政之中,那能够产生的作用是狄泉不敢估量的。
而且,李清照是狄泉在这个时代提升女性地位,发动“女子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环。
狄泉自然明白,在这个封建社会里面,他很难撼动女尊男卑的社会情况。
但他可以尽自己所能进行改善,多少给女姓读书、参政,为国效力的权力。
在这一点狄泉虽然不喜欢,但是不得不夸太平天国两句,他们在男女平等这方面确实在封建社会开了先河。
狄泉深知那些封建统治之下士大夫阶级忠君爱国思想的冥顽不灵,他可以发动的阶级很少,只有劳苦大众和饥民百姓,土匪流民。
名流高士很难在初期跟着他一起混。
而狄泉还能够笼络的一个阶层的力量,就是女性了。
这是一个可以发挥出极大力量,却在封建时代被人所忽视的一个阶层。
需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
自古以来,中国不乏女中豪杰,从妇好到花木兰替父从军,樊梨花,陈硕真,穆桂英挂帅,梁红玉擂鼓镇金山,唐赛儿,红娘子,秦良玉,一直到“鉴湖女侠”秋瑾,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这些女中豪杰,封建王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