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这话引得杨林不解,杨林问道,“兄弟,这行侠仗义哪里还分大小?扶危济困,仗义疏财若不是侠义,那什么才是侠义?”
“非也非也,侠义当然有大小之分了,侠之小者,为友为邻,侠之大者,乃是为国为民四个字。”
石秀说到此时,不禁正色。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杨林也不是纯粹的江湖草莽,一脑袋高粱花子,早些年的时候也是读过书的,自然懂些道理,此刻听得“为国为民”这四个字,只觉得心中一震。
“那……兄弟你说谁可担得起侠之大者这四个字?”
“狄寨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等侠之小者我便不提,狄寨主当年智取生辰纲后,把那不义之财赠予流民百姓,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他常说如今四方异族蠢蠢欲动,我辈男儿,只有两件事,一当保家卫国,二当改善民生,使得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而今宋朝皇帝昏聩,奸臣为乱,南北揭竿而起,苛捐杂税不断,狄寨主承天意而顺民心,此不是侠之大者,是什么?”
“狄寨主卧室之中他写下四句话来,每日都要念一遍,乃是叫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说,这等胸怀,宋公明比得上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石秀说完,杨林也是垂首沉默了起来。
他也跟随了宋江这么长时间,宋江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也大志明白。
宋江经常说的是,“上报国家”,“做一番事业,封妻荫子,不枉平生所学”。
说白了,还是那“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一套,想着做官,也许宋江也不是不爱民,但是做官在他的心里肯定是要大于爱民的,这一点很重要。
如此,自然是不如狄泉的了。
“杨林兄弟,你的本事如何,你自己清楚,便是负隅顽抗,到头来不过又是一个马谡而已。”
石秀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有没有必要客气了,而杨林则是满脸愁容,他可不想为宋江尽忠把自己的命都给搭进去。
但是,他当初跟着宋江和梁山人马交战的时候,曾经暗算过梁山的将领“丑郡马”宣赞,暗地里一枪差点把宣赞给戳死。
他非常怕的是自己投降之后被秋后算账穿小鞋,毕竟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
他记得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读到过一则后汉三国时的事情。
当初曹操在宛城一炮害三贤,张绣这第一次投降曹操,因为曹操玩弄自己的婶娘邹氏,他忍不了,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连夜偷袭曹操的营寨,致使曹操损失惨重,不光折损了典韦这员猛将,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也在这场战役中挂了。
一般来说,杀子之仇,不共戴天,曹操当然恨张绣。但谁也没想到,过了两年,也就是199年,张绣又第二次降曹。
张绣也怕曹操会报复,起初说什么也不愿再降曹操,但架不住谋士贾诩在身边鼓捣,说,你降吧,没事,曹操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他一定会善待于你。果然,张绣降了曹之后,一点事没有。不光没事,还深得曹操的重用。
要说曹操这个人不简单。张绣到了曹营后,曹操对他好得不得了,每每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不仅如此,曹操为打消张绣的顾虑,还和张绣结成了儿女亲家,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
200年,张绣随曹操出兵官渡,张绣本来就是武将出身,确实不含糊,力战有功,曹操把他升为破羌将军。205年,张绣跟随曹操在南皮击破袁谭,再次增加食邑,一共2000户。要知道,当时天下户口剧减,十户才留下一户,将领中封邑没有达到1000户的,唯独张绣受曹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