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刘统勋:刚正不阿的清廉宰相(3 / 4)

的黄河发生漫溢,刘统勋通过微服私访的方式,揭露了地方官吏因索贿不成而拒绝接收干草修筑堤坝的事实。他果断处置,令工程得以顺利完成。此后,刘统勋还多次受命疏通运河水道,治水之功得到了乾隆帝的高度赞赏。

五、乾隆股肱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帝下达谕旨,命令修纂《西域图志》,这项任务由刘统勋、傅恒、褚廷璋、何国宗等几位重臣共同负责。《西域图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旨在详细记录和描绘清朝西部疆域的地理、人文信息。刘统勋亲自率领测绘队伍,深入天山以北地区,甚至远涉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吹河、塔拉期河等地,克服重重困难,获取了大量的实地测绘资料。经过数年的辛勤工作,《西域图志》终于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编纂完成,成为后来绘制新疆地图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后世研究新疆地理、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五月,云南发生了巡抚郭一裕怂恿总督恒文购买金铜制作禁物的案件。刘统勋受命前往云南调查此事,他秉持公正原则,深入调查,最终查明真相并向乾隆帝如实汇报。这次查案不仅彰显了刘统勋的办事能力和正直性格,也进一步加深了乾隆帝对他的信任。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西安将军都赉克扣军饷的事件被曝光,刘统勋再次受命调查此案。此外,他还参与了山西归化将军保德侵吞公款案件的审理。这些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刘统勋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人,最终将所有事实向乾隆帝汇报,赢得了皇帝的高度赞赏。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刘统勋的官职进一步提升,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和兵部事务。这一职务不仅象征着他在朝中的地位达到了顶峰,也意味着他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后几年,刘统勋又相继担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尚书房总师傅、殿试阅卷大臣等要职,这些职位不仅要求他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还需要他拥有极高的道德标准和政治智慧。

乾隆三十年(1765年),刘统勋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国史馆总裁,这意味着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他不仅要负责朝廷日常政务,还要主持编纂国史,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继续阅读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刘统勋迎来了自己的七十岁寿辰,乾隆皇帝特地御赐“赞元介景”四字匾额,以表彰刘统勋对国家作出的重大贡献。这不仅是对刘统勋个人的极高荣誉,也是对其一生政绩的认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刘统勋出任《四库全书》总裁官,负责编纂这部庞大的百科全书。

六、操劳猝逝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一月十六日,对于清朝朝堂而言,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这一天,刘统勋像往常一样,乘坐轿子前往紫禁城参加早朝。然而,当轿子行至东华门外时,突然发生倾斜。抬轿的人立即停下,拉开轿帘后,发现刘统勋双目紧闭,似乎已陷入昏迷状态。此时正值卯时(清晨五至七点之间),刘统勋的生命在此刻戛然而止。

消息迅速传入宫中,乾隆皇帝得知后立即派御前大臣福隆安携带药物赶往现场救治,但刘统勋已经去世。乾隆皇帝闻讯后深感悲痛,亲自前往刘统勋家中吊唁。当他抵达刘家时,看到刘宅的门楣窄小,屋内陈设简朴,不禁为之动容。这种朴素的生活态度与刘统勋生前廉洁奉公的形象相符,更加深了乾隆帝对他的敬重之情。

回宫的路上,乾隆还未进乾清门便忍不住泪流满面。他对群臣说:“我失去了一个得力助手。”他还高度赞扬刘统勋为“真宰相”,并亲自撰写挽联和怀念诗篇。乾隆帝将刘统勋列为五阁臣之一,追授太傅,并赐予他“文正”的谥号,这是对文官的最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