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天国英豪萧朝贵:金田起义的灵魂与先锋(2 / 3)

道光三十年(1850年),广西的社会动荡达到了顶峰,“上帝会”与地主团练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面对日益紧张的局面,萧朝贵多次告诫会众要谨慎行事,并积极筹划武装起义。这一年秋天,起义的时机逐渐成熟。萧朝贵秘密传令给各地的会众,要求他们在十月初一(11月4日)到达桂平金田村进行团营集结。

十月初一当天,已经养病两个月的杨秀清再次“开金口”,与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在金田主持一切起义事宜。此时,洪秀全和冯云山正在平南山人村密谋,而萧朝贵则率领队伍进入武宣东乡,声援反清失利的陈亚贵,并接应前来会合的天地会苏三娘、邱二嫂等部。随后,萧朝贵召集了武宣、象州等地的会众,回到金田准备起义。

随着各地会众陆续抵达金田,人数不断增加,粮食供应开始变得紧张,全体人员不得不改为食用稀粥。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一些会众因生活艰难而动摇,甚至有人打算跟随天地会头目张钊叛逃。面对这一危机,萧朝贵再次假托“天兄”下凡,告诉会众食粥乃是天父考验他们的决心,并警告那些想要跟随张钊的人实际上是走上邪路。这一举措有效地稳定了人心,增强了会众的信心和团结。

到了十一月二十九日(1851年1月1日),清军分路围攻金田。面对清军的强大攻势,萧朝贵率军迎敌,在蔡村江亲手斩杀了清江协副将伊克坦布,这一壮举使萧朝贵的威名大振。清军的围攻并没有阻止太平军的起义步伐。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正式宣布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太平王”。

起义之后不久,太平军便进驻了大湟江口。在这一过程中,萧朝贵在屈甲州、牛排岭等地屡次击败由广西提督向荣率领的清军。

四、艰苦转战

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年,清咸丰元年)二月初八日,太平军从江口突围进入紫荆山,两天后越过山脉到达武宣东乡和三里地区。二月二十一日,洪秀全在东乡正式自称“天王”,并任命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石达开、韦昌辉为五军主将。其中,萧朝贵被任命为右弼 又 正 军 师、前军主将,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和左辅正军师、中军主将杨秀清。

这一时期,太平军面临着极为艰苦的战斗环境。清军的包围使太平军如同瓮中之鳖,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加之战斗频繁,军心动摇,悲观情绪在会众中蔓延。为了稳定军心,萧朝贵在武宣、象州两地先后十五次假托“天兄”下凡,教导会众遵守天条,鼓励大家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清军。同时,萧朝贵严厉惩罚了那些违反命令或叛变投敌的人,通过这些措施,他成功地维持了军队的纪律和士气。

到了六月,太平军从象州返回紫荆、金田。萧朝贵率领部队在双髻山、风门坳与清军激战,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八月,太平军从桂平进入平南,面对清军将领向荣、乌兰泰的严密防守,萧朝贵与冯云山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突破敌军防线,全歼了向荣的部队,并缴获了大量的物资。紧接着,萧朝贵与韦昌辉、石达开、罗大纲等率领陆军进入藤县大黎,驻扎五日,征集粮草,扩充队伍。随后,太平军逼近永安州,并于闰八月初一日攻克了这座州城,这是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军占领的第一座城池。

攻克永安州之后,清军不断发起反扑。十月十八日,在水窦村的战斗中,萧朝贵指挥太平军成功击退了清军的猛烈攻势,但在这场战斗中,他也身负重伤。为了安抚军心,萧朝贵在十月十八日和二十日两次以“天兄”身份下凡,向众人解释自己只是受了些小伤,并无大碍,还鼓励将士们要有“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精神,越是在艰难困苦中,越能展现出威风凛凛的一面。

然而,萧朝贵的伤势实际上非常严重,这也导致他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很少再以“天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