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太平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德安击败了湖广总督杨霈,连续第四次攻克汉阳、汉口,并第三次占领武昌。局势变得异常严峻,以至于新任湖广总督官文上任后,湖北巡抚的实际控制范围仅限于省会附近三十里以内,且军事行动所需的经费严重不足,不得不依赖湖南的支持,但即便如此,资金缺口依然很大,军队欠饷数月之久。为了维持士气,胡林翼甚至动用了个人财产来支付部分军费,这显示了他在困难时期的决心与担当。
当时,湖北军政体制混乱,督抚之间各自为政,下游地区如武汉、黄州等地的防务及补给工作由胡林翼负责,而上游荆州、宜昌等地则归官文管辖。这种分割管理导致协调不力,相互间缺乏有效合作。此外,军官之间也存在矛盾,影响了整体战斗力。面对这样的困境,胡林翼感到十分沮丧,多次尝试发动攻势却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八月,当胡林翼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时,发生了士兵因长期欠饷而拒绝服从命令的情况,最终导致了一场未战先溃的惨剧。这次事件让胡林翼深受打击,他曾一度想要以身殉职。不过,经过反思后,他决定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整顿军队,包括裁撤不合格人员并招募新鲜血液。同时,他还请求调遣罗泽南部队前来支援,从而稳定住了局势。
尽管遭遇了一系列挫折,胡林翼并未放弃努力。相反,他调整策略,转而采用围困战术对付敌人。通过构筑坚固的防线封锁城市,逐步消耗对方资源。这一战略转变最终证明是有效的。到了咸丰六年(1856年)十一月,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胡林翼领导下的清军成功收复了武汉。这场胜利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士气,也为他赢得了朝廷的高度认可——正式授予其湖北巡抚职位
五、总揽军政
在胡林翼担任湖北巡抚期间,他与湖广总督官文之间的关系一度紧张。两人各自管辖不同的区域,因征兵调饷等事务频繁发生冲突。武昌被收复后,双方均移驻武昌,但矛盾并未因此缓解。官文对胡林翼三次登门拜访均遭拒绝,这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官文本人对于政事不闻不问,生活奢侈无度,而他的幕友和家丁则包揽了大部分政务,这种局面让胡林翼感到十分不满。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在阎敬铭的劝说下,胡林翼逐渐意识到与官文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为了缓和紧张局势并确保湖北地区的稳定,胡林翼决定主动示好,每月奉送白银三千两,并与官文结为异姓兄弟。此外,他还安排官文的宠妾拜自己的母亲为义母,以此加深两家的关系。通过这些举措,胡林翼成功地改善了与官文的关系,使得双方能够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应对太平天国的威胁。
从此以后,凡是涉及东南各省疆吏、将帅的人事调动以及全局性的军事部署,胡林翼都会与官文协商后再上奏朝廷。特别是在一些敏感问题上,胡林翼会利用官文的身份来提出建议或请求,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推荐人才或者报告战果时,虽然实际工作多由胡林翼主持,但名义上总是将官文的名字列在首位,这样既维护了官文的面子,又保证了决策的有效实施。
当太平军失守武汉后,他们在湖北其他据点也相继丧失,被迫向东撤退。胡林翼根据“东征之师恃武汉为本,平吴之策先保鄂郡”的战略思路,决定巩固湖北作为湘军的重要基地。为此,他不仅扩大了军事上的胜利,肃清了湖北全境,还亲自留在省城管理政务,从多个方面加强了对湖北的控制。同时,胡林翼迅速调动鄂军主力前往九江,扼守湖北东部门户,防止太平军重新西进。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湖北的安全,也为后续的战略行动奠定了基础。1858年四月,鄂军成功夺下九江,标志着湘军在战场上取得了重要的转机。由于调度有方,胡林翼被赏加太子少保衔。
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