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爱因斯坦:超越时空与广义相对论的革命(5 / 7)

的文集《我的世界观》由其继女婿鲁道夫·凯泽尔编辑出版,这本书汇集了爱因斯坦对科学、哲学、宗教和政治的思考,成为了解他思想的重要文献。1935年5月,爱因斯坦前往百慕大进行短期旅行,并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离开美国。同年,爱因斯坦获富兰克林奖章,以表彰他在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此外,他还与波多耳斯基和罗森合作,发表了向哥本哈根学派挑战的论文,宣称量子力学对实在的描述是不完备的,这一论文引发了科学界关于量子力学本质的广泛讨论。爱因斯坦还为使诺贝尔和平奖赠予关在纳粹集中营中的奥西茨基而奔走,继续积极参与和平与人权活动。

1936年,爱因斯坦开始与英费尔德和霍夫曼合作研究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12月20日,爱因斯坦的妻子艾尔莎病故,这对爱因斯坦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年,他发表了《物理学和实在》和《论教育》等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科学和教育理念。1937年3月至9月,爱因斯坦参与由英费尔德执笔的通俗册子《物理学的进化》的编写工作,这本书旨在向大众普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3月,爱因斯坦声援中国“七君子”,这些中国知识分子因反对日本侵略而被捕,爱因斯坦的声援显示了他对国际正义的支持。6月,爱因斯坦与英费尔德和霍夫曼合作完成论文《引力方程和运动问题》,从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物质和运动的统一。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上的最后一项重大成就。

1938年,爱因斯坦与柏格曼合写论文《卡鲁查电学理论的推广》,继续在理论物理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六、世界享誉

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在利奥·西拉德等人的协助下,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纳粹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这封着名的“爱因斯坦—西拉德之信”直接促成了美国曼哈顿计划的启动。同年,爱因斯坦的妹妹玛雅从欧洲来到美国,在爱因斯坦家中长期居住,为他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1940年5月15日,爱因斯坦发表了《关于理论物理学基础的考查》,进一步阐述了他对物理学基本原理的思考。5月22日,他致电罗斯福,反对美国的中立政策,主张积极介入欧洲战事。10月1日,爱因斯坦正式取得美国国籍,同时保留了瑞士国籍。同年,他撰写了一篇着名论文,为“我不信仰一个人格化的神”这一命题进行辩护,展现了他在宗教和哲学上的独立思考。

1941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科学和宗教》等文章,探讨了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1942年10月,爱因斯坦在犹太人援苏集会上热烈赞扬苏联在各个方面的成就,表达了对苏联抗击纳粹德国的支持。

1943年5月,爱因斯坦作为科学顾问参与美国海军部的工作,为战争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专业意见。1944年,为了支持反法西斯战争,爱因斯坦以60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了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的手稿。同年,他发表了对罗素的认识论的评论,并与斯特恩、玻尔讨论原子武器和战后和平问题,听从玻尔的劝告,暂时保持沉默。

1945年3月,爱因斯坦与利奥·西拉德讨论原子军备的危险性,写信介绍西拉德去见罗斯福,但未能成功。4月,爱因斯坦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退休,但实际上仍然继续进行科学研究。9月,他连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原子战争和世界政府的言论,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防止核武器的滥用。

1946年5月,爱因斯坦发起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并担任主席,致力于宣传核武器的危害和推动世界和平。5月,他接受林肯大学(一所黑人学校)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