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致力于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
1630年,哈维奉国王之命,陪同伦诺克斯公爵访问欧洲大陆。他们遍游巴黎、布洛瓦、索姆耳、波尔多和威尼斯等地,并到过西班牙。哈维在外收集自然史方面的资料,以致引起同行的焦虑。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了三十年战争,抱怨找不到可供解剖的生物,念念不忘他的研究工作。
1636年,哈维又陪同阿朗得尔伯爵出使德国,再次访问欧洲大陆。在德国期间,他曾几次拜访当时名医、血液循环论的激烈反对者纽伦堡的霍夫曼,同他讨论问题,企图说服他,但没有成功。哈维的执着和勇气,再次展现了他作为科学家的担当和追求。
六、资产阶级革命与流亡生活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哈维因其王室御医的特别身份,随同国王流亡在外。他曾参加埃吉山战役,受命在防御工事中照顾两个王子,即后来的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在战斗打响后,他却从口袋里拿出一本书来仔细阅读。一颗炮弹在他附近爆炸,他挪动一下位置后又继续学习。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执着,令人敬佩。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1642年至1646年,哈维随王室在牛津度过了三年流亡生活。在这里,他曾受命担任麦尔顿学院的院长(1645),但他更多的时间是从事于生理解剖学的研究。他与神学学士乔治·巴塞尔斯特一同观察母鸡的生殖和鸡雏的发育,积累了大量的实验记录和观察笔记,这就是他后来发表的《动物生殖》一文的雏形。
七、晚年生活与遗产
1646年,牛津被革命军攻占,哈维回到伦敦。他辞去所有的职务,隐居在几个弟弟家中。尽管身处逆境,他仍保持着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1649年,英国内战结束后,查理一世被绞死。哈维因为一直忠于查理一世而被处以罚金200英镑,并被禁止进入伦敦城。然而,这并未改变他对科学的执着和热爱。
1650年,哈维的朋友和学生恩特博士在哈维的弟弟丹尼尔家中见到了他。当时,哈维已72岁高龄,仍在兴致勃勃地从事研究工作。恩特发掘了哈维关于动物生殖观察研究的手稿,并得到哈维的准许,于1651年整理出版。
晚年的哈维常受痛风病的折磨,但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思维活动。1651年,他秘密捐款为医学院建造一座图书馆。这座以哈维的名义修建起来的宏伟建筑,于1654年竣工正式移交使用。同年,医学院选他为学院院长,但他以年老体弱为理由谢绝了这一任命,只同意担任顾问。
1656年,哈维决定把自己在肯特郡的世袭产业捐给皇家医学院,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开支和鼓励科学研究的基金。同年,他最后辞去了伦姆雷讲座的工作。
1657年6月3日,哈维突患中风,虽然失去说话能力,但他神志清醒。他把侄儿们请来,向他们馈赠遗物。就在这天晚间,哈维与世长辞。在哈维亲笔写的遗嘱中,把几十年来积累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全部捐献给医学院图书馆。
1883年圣路加节(10月18日),皇家医学院院长詹尼尔爵士亲自主持了哈维的迁葬仪式。医学院同事们把哈维的遗体重新装殓,安放在汉普斯台德大教堂的哈维纪念堂中。这位医学史上的伟人,终于得以安息。
结语:哈维的永恒影响
威廉·哈维的一生,是追求科学真理、推动医学进步的一生。他提出的血液循环理论,不仅颠覆了当时的医学认知,更为现代生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勇气、执着和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