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道,我等做臣子的,自然要以先帝为榜样,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尽忠心。”
她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语气虽然轻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以为然否?”
“皇上所言极是!”众人纷纷附和,只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同的表情,让人难以捉摸……“皇上英明,必能超越先帝,开创更加辉煌的盛世!”刘尚书举杯,向龙若遥遥敬酒,嘴角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龙若不动声色地与他对视,举杯回敬,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她知道,刘尚书这番话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在夸赞她,实则是想试探她的态度,看看她是否对前朝旧事心存芥蒂。
宴会结束后,龙若将自己关在御书房内,仔细回想着宴会上的每一个细节。刘尚书的话,以及他看向自己时那复杂的眼神,都让她感到不安。她知道,那些旧臣表面上臣服于她,心中却未必真的对她心悦诚服。
“皇上,您在想什么?”钱御史见龙若眉头紧锁,忍不住开口问道。
龙若抬起头,看向钱御史,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钱卿家,你觉得刘尚书此人如何?”
钱御史沉吟片刻,谨慎地回答道:“刘尚书老奸巨猾,城府极深,皇上需得小心提防。”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龙若点了点头,钱御史的回答与她心中所想不谋而合。她站起身,走到书桌前,展开一张地图,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
“皇上,孙谋士求见。”一个小太监进来禀报道。
龙若眼中闪过一丝寒意,孙谋士是刘尚书的亲信,也是当初为前朝太子出谋划策的幕僚之一。他这个时候求见,恐怕来者不善。
“宣。”龙若淡淡地说道,语气中听不出丝毫的情绪。
孙谋士走进御书房,向龙若行礼问安。
“不知孙谋士深夜求见,有何要事?”龙若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孙谋士,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
“回皇上,微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孙谋士低着头,语气恭敬地说道。
“但说无妨。”龙若淡淡地说道。
“微臣以为,皇上如今根基未稳,朝中仍有许多前朝旧臣心存异心,皇上应当及早铲除异己,以绝后患。”孙谋士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狠辣。
龙若心中冷笑,这孙谋士果然是来者不善,一开口就想要她大开杀戒。她知道,孙谋士此举是为了离间她和朝臣之间的关系,让她成为众矢之的。
“孙谋士言重了,朕相信,只要朕真心待他们,他们最终会明白朕的苦心。”龙若语气平静地说道,脸上没有丝毫的波澜。
孙谋士还想再说什么,却被龙若打断:“时候不早了,孙谋士早些回去休息吧。”
孙谋士无奈,只得告退。他离开御书房后,立刻赶往刘尚书府上。
“大人,事情恐怕不妙,皇上似乎已经察觉到什么了。”孙谋士语气焦急地说道。
刘尚书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看来,我们得加快行动了,以免夜长梦多。”
……
深夜,龙若独自一人在御书房内批阅奏折。突然,她目光一凝,落在一封不起眼的奏折上。这封奏折的内容是关于边关军饷调拨的,但龙若却敏锐地发现,奏折上的印章似乎有些不对劲。
她拿起印章,仔细端详,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这枚印章,竟然是她父皇生前御用的私章,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它的存在……龙若的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枚印章,脑海中浮现出父皇慈祥的面容。这枚印章,是她儿时父皇送给她的生辰礼物,意义非凡。如今,这枚印章的出现,无疑是证实了她的猜想:那些旧臣,从未真正臣服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