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子县的车。
这个时间段坐车的人也有不少,但至少有座位坐。
坐在苏竹旁边的是一个40岁的妇女。
她看苏竹年轻,气质又不同寻常,还拿着大包小包的就以为她是下乡的知青。
“你这是刚下乡啊,还是请假回家休息了?”
其实妇女更倾向于她这是刚下乡。
虽然没有在车上看到疑似于这位女同志同伴的存在,但是一个人下乡也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也许轮到园子县的知青,就恰巧只有这单独的一位。
主要是因为现在的时间地里很忙,知青想要请假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更何况苏竹白白嫩嫩的,实在是不像下乡过一段时间的。
苏竹冲着妇女笑了笑,脸颊的肉显得更饱满白嫩了:“婶子,我不是下乡知青,我是来看自家亲戚的。”
婶子快被她的笑给萌化了。
“你来看亲戚的?你亲戚在园子县吗?”
“是园子县的黑岗子村。”
这婶子一脸惊喜:“这不就巧了吗?我就是黑岗子村的。”
“真的?”苏竹也很高兴,“我刚才还在愁,到了园子县之后怎么去黑岗子村呢?”
“跟着婶子就好了,你也是运气好坐上了这班最早的车,到县里之后不到8点,正好8:30左右有去黑岗子村的驴车。”
“那真是太好了。”
“之前没见过你啊,你亲戚是黑岗子村的……”
“我是去看我堂姑的,我堂姑是外嫁过来的,叫做苏燕儿。”
“苏燕儿?”婶子的脸色变了一瞬。
“婶子是我堂姑吧?”
苏竹问的这就是废话,一个村里还能有多少人?
当然是认识了,就算不认识多少也是听过的。
“认识倒是认识。你怎么想着来看她了?”
苏竹在车上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说辞:“当年堂姑非得嫁给外乡人,我三爷爷三奶奶其实不乐意的,所以这么多年才没和她联系,但是终究是血脉亲人,而且堂姑当年在家里也挺受宠的,我爸妈堂姑的关系还不错,堂姑小的时候又特别喜欢我姐。
最近我姐要结婚了,爸妈他们就想问问我姑有没有时间来参加我姐的婚礼。
三爷爷三奶奶知道了之后,就委托我一块来探望探望堂姑,看看她现在什么情况。”
最后这段话,苏竹可没有撒谎。
她要来黑岗子村的时候,还专门往老家打过电话,询问三爷爷三奶奶有什么话要和堂姑说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三爷爷和三奶奶即使有再大的气也都消了。
自然也是很挂念自己这个小女儿的。
就嘱咐苏竹帮忙看看堂姑过得怎么样。
顺便再问问她是不是还在生家里的气,为什么家里之前给她写的信都没有回过?
大概是母女心连心吧。
三奶奶最后还单独和苏竹说,如果你堂姑过得不好的话,就让她离婚回家,家里还有留着她的房间。
三奶奶和三爷爷生了不少孩子。
孩子都挺有出息的,几个男娃在30来岁都盖了自己的屋子,所以三爷爷和三奶奶干脆就分了家,他们自己住老屋。
儿子们每月给他们点儿钱和票,按年给粮食。
时不时的过来看望他们一下。
反正现在三爷爷和三奶奶还能动弹,日子倒是过得还不错。
所以三奶奶说出这番话也是心里有底气的。
苏竹看婶子这个表情,心里就猜测着她堂姑在黑岗子村的生活是不是不太好?
婶子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