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中回荡着朱棣的大笑声,传的很远。
“来人!”
“为朕更衣!”
……
收到宫里消息的在京官员不敢怠慢,在衙门办公的官员连忙结伴入宫,在家的官员也赶紧换上了朝服。
品级低的官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心思活络的官员会塞给传信的太监银子打听消息。
得知朱棣心情大好,便知不是什么坏事。
不会死人。
再加上突然召开大朝会,这应该是有好事。
而且不是一般的好事。
最后再联想一下朝廷上下最关心的事,就是倭国的战事。
所以,不少人猜测,今天的大朝会,和倭国的战事有关。
奉天殿前的广场上,朱家三兄弟已经到了。
“老大,老爷子着急忙慌的召开大朝会,你知道是什么事儿吗?”老二朱高煦问道。
“这我从哪儿知道去。”
“等会儿老爷子来了,不就知道了嘛。”朱高炽笑道。
闻言,朱高煦笑了笑。
他靠近朱高炽,压低声音卖弄起来:“我告诉你啊,师叔在倭国打了大胜仗。”
“还搞到了不少钱。”
“你从哪儿听说的?”朱高炽问道。
“不告诉你。”朱高煦傲娇一笑。
“嘁,不说就算了。”朱高炽道。
接着,朱高煦又回头跟小老三卖弄了起来。
他的消息自然是从王忠那里打听到的,为此还花出去了一把金豆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奉天殿前的广场上人也是越来越多。
大朝会不同于一般的朝会。
在京的官员几乎都要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常情况下每个月只会召开两次大朝会。
分别为初一,十五这两日。
特殊情况下除外。
今天就是特殊情况。
大朝会来的人很多,奉天殿内根本站不下。
只能在外面的广场上。
如今还是正月,气温低。
不少官员冻得发抖,正在原地跺脚。
督察院的御史们虽然也很冷,但也都坚持着不朝会失仪。
并默默将失仪之官员记在小本本上,准备上奏弹劾一下,增加一下业绩。
另一边的内阁,也聚在一起,讨论着倭国的战事,取得了什么程度的胜利,才能让陛下在这个时候召开大朝会。
同样的,六部尚书也在一起讨论着。
其中户部尚书夏原吉最为关心。
重建福/建市舶司,安抚被劫掠的商人,已经花出去了上百万两银子。
远征倭国又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支出。
前些天,运送补给的船只已经出发了。
要是这一仗不能回本,那就亏大了。
临行前,杨轩向他保证会十倍百倍的赚回来,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夏原吉是愿意相信杨轩的,但没有亲眼看到之前,他始终存疑。
终于,在百官的期待下,朱棣到了。
他坐在放置在御阶上方的龙椅上,俯视着文武百官。
百官山呼万岁,朱棣言平身。
“今天,有一个好消息,朕迫不及待想和众位爱卿分享。”
……
文中由于靖难只有三年,所以永乐十年相当于历史上永乐九年,辛卯年,兔年。
条约名称若有不同建议,可评论。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