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汇报(2 / 2)

不录用。

“陛下,臣等之所以留下这些污秽之物,主要还是为了当做肥料。”

“臣等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找到了玉米,红薯,土豆这三样粮食。”

“但红薯与土豆可保存的时间太短,所以,臣等就想着一边在船上种植,一边带回来。”

“而且还能弥补我们口粮不足的问题。”

听完郑和的解释,朱棣微微点头。

这和自己的猜测基本吻合。

随后,他问郑和:“这些粮食,你们所有人都吃过了?”

“禀陛下,我们都吃过。”郑和回答。

朱棣心中点点头,既然郑和等人拿这些陌生的粮食当口粮,就说明,这些陌生粮食是可以充当主粮的。

若是产量可以,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大明主粮短缺的问题。

别看大明现在的粮食产量很高,但普通百姓和佃户平时吃的都是稀的,往里再掺点野菜,这就是一顿饭。

也只有在干活的时候,他们才舍得吃干的。

而这干的,可不是什么香喷喷的大米饭和白面馍馍,而是麦饭,或者其他的。

所谓麦饭,并不是面粉所做的面食,而是直接将麦粒蒸煮而成。

口感很差,上层社会很少食用。

食用的多是底层老百姓。

而且麦饭在这个时代也是一种军粮,在这之前,军粮多为粟米(小米)。

相比于粟米,小麦有几个优点:

首先是能量密度比较高,其次是便于储存和加工,第三是容易获得。

因为小麦的产量相对于小米来说要更高一些。

现在郑和带回来的三种粮食,以后说不定可以作为新的军粮。

念及此处,朱棣便迫不及待的跟郑和问起产量来。

“禀陛下,玉米若是择良田种植,并精耕细作,亩产量在四百斤左右。”

“而同样的条件下,红薯和土豆的亩产量却在一千斤以上。”

“当然,这在大明种植的话,产量究竟如何,还未可知。”

“一切都需要细细探究。”

郑和后面的话,朱棣根本就没听到。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亩产量一千斤以上。

亩产上千斤的粮食啊,这在大明可从未出现过。

一旦传播开,这能养活多少人啊!

届时,这永乐盛世,也就名副其实了。

夏原吉的反应跟朱棣一样,满脑子都是亩产上千斤的粮食。

同时他在心里估算着,凭借郑和等人带回来的种子,需要多久才能让这些粮食种遍大明。

就在大家都在高兴大明有亩产上千斤的粮食的时候,总有蠢货会出来扫兴。

“陛下,还请陛下不要被郑和这等人蒙骗。”

“亩产上千斤的粮食,臣活了几十年,从未听闻。”

“这显然是假的。”

“恐怕是郑和他们为了逃避船队损失巨大的责任而编造出来的谎言。”

“请陛下明察!”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