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前人肩膀的人,却站在制高点对战争以个人形式个人主义的思想侃侃而谈。
这无疑是玷污了革命先烈的血,无疑是侮辱他们为解放而死的意志。
众人沉默,无一人再敢去挑衅奥坦萝丝的规则。
“奥罗因,你知道该怎么做,有些话我不想再重复第二遍。”
奥罗因叹息一声,鞠了一躬,奥坦萝丝离开现场。
当天,宙斯主城区观测局当天就大换血,总局奥罗因隐退。
同时,超过四分之二的上层几乎全部被抽出,更替了新一批候选人员,此次的大面积调换人员,全都由一人承担和管理,奥坦萝丝。
成立了整整四十年的观测局在今天失去了根深蒂固的根基。
四十年来的底蕴被轻易掏空,这就足以彰显终焉这一组织的不可撼动,更能体现神白须征御所做的一切究竟有如何的疯狂且抽象。
早在六年前,还不是终焉后勤指挥总管理的安贝尔德,就曾怒斥过巴伦比斯凯恩的死板。
在那个时候凯恩所认为的共同这一理念,仅仅只是个人的角度出发的意愿。
这并不能代表大众的需要,安贝尔德指出说。
“人民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让他们的疑问有一个答案的领导人,你一旦站在了领导人的位置你就不能依靠共同这一理念。唯有凝聚力才会诞生权力,人民要推举你,你只能接受这种加冕,你所说的共同,是你身为一个普通公民应该提倡的,而非以领导者的身份。”
所谓能者多劳,便是这个道理。
可巴伦比斯凯恩并没有接受这一观点,但他改变了共同这一理念的核心。
“权力需要限制,而最能限制它的,便是公众的追求,机制是不能完全一体化的,因为人格不同,我们只能在求大同上做思考。”
权力并不是治理国家的最高水准,真正能够令一整个国家强大的,是共同的目标。
这必须是每一个人都积极向往的,是以前进为目的的。
人民无法遏制权力的滋生,但可以扼制权力的滥用。
领导者的目光必须要在人民身上,更要在人民之前。
这是巴伦比斯凯恩所认为的,共同一理念的含义。
世人无时无刻不在缅怀凯恩,宙斯巴伦比斯城区的钟声每一天都会准时响起。
听着这钟声的人民常常会抬头仰望那片天空,因为曾经的这片天空,都在呼吁着一个人的名字。
此面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