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贯彻年前决定的政策(2 / 2)

这些问题汇总到公社,公社就直接把这些汇报到农业局,黄明天说:“这就是一个自然产生的资格和条件的问题,虽然到我们沙牛湖去劳动待遇是很好的,但是我们要的是优秀的劳动者,所以不合符条件的那就只有还是在原来的生产队了。”

这样一来能够符合条件的那就只有五分之一不到的人家了,通过自我申报、公社汇总,最后在二月底就把搬迁的对象确定了,过了元宵节有人就开始搬迁了,良种农场按照先来后到,把搬迁来的社员家庭还是按照一个个生产小队划分建房,生产的大农具都由良种农场提供,到清明节的时候,良种农田的生产就顺利开工了。

这个时候关兴就要各公社下去了解生产队的现实情况,因为第一次是办了乡镇企业,把有些劳动力从生产队分离出去了,现在又一次搞良种繁殖、水产养殖和水果种植,现在还在生产队进行田间种植的劳动人口究竟还有多少?他们能不能完成以前生产队的劳动任务?

过了几天公社把各地的调查结果汇总上来,马副主任总结出了具体的数据,关兴看了很高兴,从数据看得出来:因为农村的劳动力增长很快,六零年以后是生育的高峰期,现在好多小娃儿都长成了大人,正在各生产队土地显得紧张的时候,从生产队分离一部分人出去,正好符合了田土和人口的比例。

这时,关兴又想到了年前在南海水利工地遇到的情形,就想到了怎样解决上水利工地劳动的人的待遇问题。就专门找水利局的领导商量,最后确定,由公社水利站出面,分大队进行核算水利工程完成的情况。凡是对完成标工多的,要按照一个标工奖励多少粮食和多少钱的办法,补贴到生产队,再由生产队计算到户。

这个多完成水利标工多补贴的办法,就是要奖励社员上水利工地的劳动积极性,要保证以后有人愿意上水利工地劳动。

人民公社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