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讲】(7 / 7)

是没有浮云,虚空也没有风的,那是一念的妄动才有的。

我们再往下看:

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这个地方就把我们鼻根的嗅闻功能就讲得更清楚了。因为有通塞两种虚妄尘境的牵动,就引发了一种嗅觉的功能,在这个胜义的鼻根当中因境牵心。依止鼻根的嗅的功能,再去吸揽前面通塞两种相状,色心的和合就产生了鼻入,就正式产生了胜义鼻根。

此一嗅闻的功能,其实离开了前面的通塞两种尘境,是毕竟无体的。比如说,因为风吹这个浮云,才产生一个马的相状。假设没有风,这个马就没有了。所以,离开了外境,这一念明了的心也就没有自体了。当然,这个地方指的是生灭心、攀缘心,真实的心它不需要外境。当知这个嗅闻的功能,它不是从通塞二相而来,也不是从胜义鼻根而出,也不是从虚空而生。这是总标。

这以下解释了:

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

假设从畅通的相状而来,那么当我们阻塞的时候,我们闻的功能也就随顺畅通的因缘而消失,那我们怎么能够去嗅闻这个阻塞之相呢?假设从阻塞而来,当我们畅通相状现前的时候,我们这个嗅闻的功能也随阻塞而消失,那我们怎么能够去感受到香臭种种的感觉呢?这个道理就是说,这个嗅闻的功能不是他生。

我们看“自生”:

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

说是从胜义鼻根自己生,但事实上,离开了外境的通塞二相,我们的嗅闻功能是不能发挥出来的。所以这个嗅闻功能是没有自性的,因为它假借外境而有。所以自生也不对。

说是“无因缘生”。

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

说是从虚空而生。它从虚空、从外面而生,那么它就应该可以回过头来去嗅闻你的鼻根才对啊,何必要假借胜义根才能够产生嗅觉的功能呢?它从虚空而生,那它就能够回过头来去嗅闻你的鼻根,去嗅闻一切的法,那么何必假借胜义根呢?所以这个是不合道理的。“空自有闻,何关汝入?”虚空自己产生嗅闻的功能,跟你阿难尊者的鼻入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无因缘生也不对。

我们看总结:

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鼻子的功能,它只是一个循业产生的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它的本质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说,我们只要能够觉悟,它当体就是真如;你要是迷惑颠倒,它就是一种生死业力。这个意思就是说,其实每一个法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你要是对它的相状产生迷惑颠倒,那你就造业嘛;你要觉悟了,当下就是真如本性。就看我们自己的观照力了。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