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三涂,先到魔道里面享受天福,最后直堕三恶道,是决定不能出离三界的。三界都不能出了,更何况是如来涅盘的清净之果?又怎么能够修证呢?
应该怎么办呢?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冀。本经在断淫心,它的重点在「淫机」;「淫机」就是淫欲的念头,一种不如理的作意。前面我们讲到:「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六根当中有一个机。蕅益大师说:这个「机」跟前面那个「机」是一样的。就是为什么六根会活动呢?六根会向外攀缘呢?那当然就是一种无明妄想的攀缘,那个「机」,那个机关没有把它关掉,六根就动,你把那机关关掉了,六根的功能向外攀缘就熄灭了。淫机亦复如是,就是淫欲心的不如理作意产生的相续。
那应该怎么断呢?要身心俱断,断性亦无。蕅益大师说这地方有三个次第:先求身业的断除,这就是「摄心为戒」;再求内心的断除,因戒生定,「定共戒」了;断性亦无,「道共戒」了,能所双亡,惟是一心,这是断性亦无。这对诸佛菩萨的菩提涅盘,才可以有所期待、有所希望。诸位看看蕅益大师的注解,他老人家讲得很详细。他讲到「摄心为戒」,要怎么摄心呢?一、所摄何心,二、如何摄心。
蕅益大师说:摄心为戒,断除淫机,到底你所摄的心是真心还是妄心?蕅益大师说:真心你不用摄,真心它好好的,你摄它做什么?多此一举!那自然是摄妄心。妄心它没有自体要怎么摄呢?妄心无体,云何可摄?
蕅益大师说:断除妄心,主要就是「不取」,不随妄转的意思,这就是断除淫机。断除淫机不是说你都没有淫欲的念头,若你没有欲念那你就不用修行,你就成佛了,当然我们是带着淫欲念头来修学。
问题就是你整个修学的因地发心,你要依止「不生灭心」来修学,你要告诉你自己,这不是你要的。但是它有一种等流习气生起来,这时候你要观照,淫欲的念头要「不取」。蕅益大师讲,主要的关系在「不取」,你观想淫欲的念头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本来就是没有自体。你能够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这就是断除淫机方法,这个就是摄心为戒的方法。
我们会一再说明,大乘的持戒跟止观是相配合的,它主要是不随妄转,不是要你把淫欲的念头全部断掉。那怎么可能呢?诸位看看《菩萨戒》,菩萨戒在断恶念是断相续,任运的现起的它不断。
菩萨戒有一个观念,菩萨戒有一条很重要的开缘,它说:「菩萨为断彼故,生起乐欲,精勤对治,而数数现行无违犯」这个菩萨他对贪瞋痴的烦恼已经想要断除,他已经安住在不生灭心,但是烦恼还是不断的活动,但是他已经在对治了,不随妄转,他产生一种抗拒的力量,这时候不犯菩萨戒,因为你已经慢慢脱离它了。
最可怕的是你还跟它在一起,而且你还不知到怕,你也不知道它是过失,这是最可怕的!我已经知道这个人不是好朋友,我的功德都被你偷走了,但是你一天到晚跟着我,但是我已经知道你不是我的好朋友,这时候你慢慢对它产生防备心,这时候你开始在断除淫机,这个轮盘一直在动,你把开关关掉了,但是它还有些剩馀的势力,这轮盘的机,那个生机被断掉了,断相续心,破和合识。蕅益大师讲:断除淫机,关键在「不取」。不取就是有止观的意思在里面观照力。
继续阅读
判决邪正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破邪显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修学三摩地,一定要先端正其心,这才是佛陀所说的正法眼藏。假设有人宣说,淫欲对我们修行是不障道的,而且是有帮助的,这是魔王的邪知邪见。有人说:《楞严经》是照妖镜,其实主要就讲到四种清净明诲。我们讲破邪显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