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讲】(6 / 6)

看到淮南王,就赶快出来迎接,而淮南王就在大门当中,拿出他预先准备的铁鎚,一槌就把辟阳侯打在地上,然后一刀上去,就把辟阳侯给杀死了。当然这件事就很严重,扑杀大臣,大臣们议论纷纷。淮南王他杀了辟阳侯以后,他当时是肉袒请罪,把衣服脱掉跑到汉文帝那个地方请罪。但是他请罪,从史记上看他是没有惭愧心,他述说辟阳侯的过失,说:这个人该杀。汉文帝是爱护这个弟弟,对他包容不予处理,不予处理以后就更增加刘长的高慢心。

继续阅读

后来发展到他做出三种的重大过失:一、他自订法律,在淮南国他不用汉朝的法律,自己就用自己的法律。二、戒严清道,淮南王刘长他一出巡的时候,道路上全部要清道,所有的人都要离开,这是皇上才可以,诸侯王是没有这种待遇的。三、出言不逊,他不管私底下的言词,不管上奏汉文帝的奏折,对他的皇上经常有不礼貌的言词。但汉文帝都没有对他采取惩罚的情况,所以在这三种过失的情况之下,后来发生了叛乱,勾结匈奴的叛乱,最后被汉文帝的军队给消灭了。消灭以后就把淮南王抓起来,抓起来以后,汉文帝还是疼惜这个弟弟,并没有杀他,就把他编到巴蜀(四川偏远的地方)去,把他长期的监管。

淮南王在往巴蜀的过程当中,他这时候真实的起惭愧心。在史记上讲出一个很有名的话:「我以骄扈,不见自过落时。」他说:我身为淮南王本来的生活就很美满,但是因为高举的关系,我竟然见不到我的过失。后来就绝食而亡,就不再吃饭,觉得没有脸再活在这个世间,自杀而亡。

所以我们看一个人高举以后,他就看不清楚整个因缘法的差别。因为君臣之道,他跟他虽然是兄弟之间,但是毕竟是君臣的名份。所以忘失应有的定位,而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就样一个人饮愚痴之水一样,再也见不到自己的过失,过失累积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就会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种种痛苦的事情出现。这地方讲到「慢」。

四、瞋习

瞋习是对苦苦聚憎恚为性,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瞋恚是对于痛苦的,不如意的事情产生瞋恚,而产生一种躁动的恶行来当做一个业,一个造作的业。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再来解释这个瞋。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