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小小的贡献(2 / 3)

入了被动。

秦长青解释道:

“我当时只是希望能够劝退对方。”

“因为我在禁止外人接近的宫廷内居住,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到此会心生疑虑,不会继续威胁下去。可这位工程师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不顾一切,几乎疯狂。”

“当时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看着秦长青闪烁的眼神,嬴政目光坚定地说:“你不信任官方。”

“六国还在时,他们都认为秦国的法律严格苛刻,但实际上,大秦的律法细致严谨,覆盖了所有层面。”

“诬告在法律上也是明确规定的。”

“大秦实行的是‘什伍连坐’制。五户一家伍,十伍一家什,互相之间负有监控职责。如果一‘伍’中有人违法犯罪或者遇害,邻居需要立刻相助,并尽快通报官府;否则同样会受惩罚。”

“这就是‘连坐’制度。”

“像你这种情况下,尽管缺少邻居,你可以直接到官府自行报告。”

“按照大秦法令,只要是刑事案件,必须受理并审理。”

“如果被诬告,也会依照相关条例处理;如果是真实案例,自然按法律进行裁决。”

“你被勒索之后,应立即报案。”

“即使那次未成功,但仍需按法严处,或沦为劳役、或被判刑多年、或处死寇。”

“任何犯罪,不论是否得逞,都将受到法律惩罚。”

“大秦的法律核心就是:‘用严刑来消除罪行,从而治理国家’。如果刑罚过重,民众就会减少犯罪;反之则乱。”

“你可能会担心官僚之间的互相包庇。”

“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官僚之间也实行‘连坐制’,而且官员的连坐更为严格。”

“商君书中有言:‘即使官员众多,也是同一个集体。互相监督,共同约束。这正是统治者用来确保忠诚的方式之一。’”

“根据大秦律法,举荐不当者亦要被问责。严格的连坐制使得那些容易激进和狡猾的人也不敢轻易违规违法。”

“正因为如此,才能预防更多的罪行。”

嬴政深有体会地讲解道:

大秦的律法强调的是用刑法防止新的犯罪行为发生。

无论是 ** 还是法官都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威慑力,人们就不敢违法。一旦犯罪念头冒出来,就要马上制止。

这就是连坐制度的目的。

为了避免诬告风气泛滥,特设有针对诬告的法律。

因此,当有人举报时,官府必须进行审理。

匿名信是不允许存在的,收到此类信件即焚烧。若抓到匿名者,也要严厉处罚。

虽然连坐制度是广泛实施的,但也着重强调知晓与否的问题。不知者不受罚,知情却隐瞒才是问题。

听到这里,秦长青连忙行了个礼。

“晚辈受教了。”

“我过去对秦律理解不足,怀疑过官府的公平正义,加之自身户籍来源特殊,故未能及时报官,以致险些帮了坏人。”

“晚辈知错了!”

当秦长青承认错误时,嬴政的神情微微一愣。

他突然想到,秦长青实际上步入社会的时间还不足半个月,怎么可能会熟知那么多的法令。即便是居住在咸阳城里长达二十年的人,对大秦的律法也常常只是略有耳闻,并不够详尽了解。嬴政觉得自己刚才的指责确实太过严格。

他的脸色稍显缓和,“你的选择其实不算差。”

“对于秦律的认识尚浅,今后你必须在学堂里深入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大秦律法并没有外界传说的那般严酷,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