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想陈氏不同意,做为姑姑她尽力了,只能怪侄女儿没有享福的命。
被拒后,王氏也不好在缠着陈氏,转而羡慕道:“你家姑娘有福气,一个比一个嫁得好。”
陈氏没有接话,转而夸起王氏的孩子,“你家宾子也争气,快出师了吧。”
提起自家孩子,王氏脸上的笑容真切了几分,“来年年初出师,届时便可说亲了,可否托英娘在镇上帮忙寻摸一下,看能否有合适的姑娘?”
王氏的男人和苏大山同辈,儿子苏玉宾今年二十,十五岁起跟着木匠师傅学手艺。
王氏只得一双儿女,女儿早早出嫁,如今孩子都两个了,儿子还未说亲,因着有门手艺,王氏总想找一门家世好的姑娘。
但她没有门路,媒婆介绍的姑娘条件与她们差不多,想借岳家发迹的话,不太可能。
若苏白英能够帮忙介绍个镇上的姑娘,哪怕其他方面差一点,都无所谓。
陈氏连忙拒绝,“花娘,还真不凑巧,英娘出远门了,一年半载也回不来。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玉宾的亲事可以托他师傅帮忙,他手艺不错,常年行走在大户人家,肯定认识不少人。”
生怕她提出其他要求,陈氏在一旁给她出主意。
王氏脸色一僵,说起儿子的师傅,她不是没想过,可惜儿子不争气,得不到师傅的欢心,对方就算有好事,也想不起自家棒槌儿子。
“不瞒玉林娘,宾儿的性子老实,笨嘴拙舌的,不得他师傅看重,大户人家的姑娘眼高于顶,可瞧不上乡野之人。”王氏为能娶个门第高的媳妇,不惜在他人面前揭儿子的短。
“钱媒婆手上姑娘多,你不妨找她问一下。”陈氏不想掺和这事,只得把钱媒婆推出来。
如今钱媒婆名声大噪,镇上一些条件不错的人家,时常让她帮忙牵线。
至于那些富裕人家,儿女亲事都是利益最大化,无需媒婆牵线。
王氏眼前一亮,“当真?”
“没骗你。”陈氏肯定道。
“多谢玉林娘告知此事,我这就去找孩他爹商量一下。”王氏说着,急匆匆的往回跑。
陈氏回到家里,见钱三丫坐在门口,手里拿着瓜子悠闲自得的嗑着。
顿时火冒三丈,只是老二两口子已经被分出了,她也不好插手二房的事。
辛苦了老二,起早贪黑当差赚来的银钱,却败在这女人手上。
恨恨的白了她一眼,终是没忍住,“老二媳妇,没事的话就去山上捡蘑菇,多少也是一碗菜。”
钱三丫撇撇嘴,“娘也管得太宽了吧,咱们已经分家了。”
说完怕陈氏说个没完,转身‘砰’的一声关门回屋。
山上蛇虫鼠蚁众多,她可不想去遭罪,待在家里躺着不好吗。
陈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佝偻着身子走进堂屋,看到苏大山,抱怨道:“老二媳妇这副模样,将来有了孩子,可怎么过?”
苏大山喝了口茶,“操心这些作甚,等有了孩子,她自会改变。”
老二媳妇是个懒的,不思进取总想着出去闲逛,孩子出生后没人帮忙,想不改变都难。
“还好英娘她们勤快,否则咱们的日子会更难。”陈氏坐过去,感慨不已。
夫妻俩想不通,钱家是如何教女儿的,竟养出这么个性子。
而他们也是傻,没有好好打听姑娘品行,就把人娶进门。
“儿孙自有儿孙福,想这么多做什么。”苏大山心大,根本没把此事放心上。
再说老二自己都没说,他们说再多也没用,还不如看开一些。
“英娘离开一个多月,也不知到府城没?”陈氏转而提起苏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