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风波不断,眼见着四阿哥要起势,总有人想乘四阿哥的东风。
这不,四阿哥又来跟宜修商量新人入府的事情了。
“过两日,要有新人入府,还得请小宜多多担待。”
“爷说的哪里话,我是爷的福晋,自然要替爷分忧,只是不知新来的妹妹是哪里人?”
四阿哥见宜修并没有生气,连忙介绍,“她父亲是正三品四川城守尉吕通。”
别看是正三品,去除掉来回巡视、直属康熙的驻守将军、提督等,在地方已经是二把手、三把手的位置了。
宜修恭喜四阿哥,“连蜀地的官员都慕名来投靠爷,小宜提前给爷道一声喜。”
四阿哥强压着上扬的嘴角,“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切尘埃落定之前,切记月满则亏。”
这是说给宜修听的,也是四阿哥对自己的警告。八阿哥不就是这样,太着急表现自己,结果被康熙收拾了。
宜修顺着四阿哥转移了话题,“爷,不知道弘晖这些日子在宫里怎么样了?”
弘晖已经十一岁了,自六岁起就在宫中随着皇子们一起读书,这是康熙对孙儿们的优待。只是去宫中读书,不可能日日回府,只能是每十天才能有一次回家看望父母的机会。
再加上清朝历来的不允许孩子长于妇人之手,自六岁起弘晖就在前院接受四阿哥的教导,没有什么时间跟宜修亲近。这可能难得倒宜修,但难不倒柳悠悠,她接触不到,不是还有江晨吗?
四阿哥对自己的嫡长子很是上心,有些炫耀地跟宜修说,“弘晖很是机灵,别看在尚书房不显山不露水,可该学会的都学到手了。现在这个局势,弘晖这样的表现刚刚好。”
宜修听着也高兴得很,“弘晖的学问有爷操心,小宜并不担心,只是这宫里不比家里,我总担心弘晖吃不惯也住不惯。”
四阿哥好笑地宽慰,“那臭小子不知怎么就讨了额娘的欢心,要爷看,怕是十四弟都要排在弘晖后面了。”
对于弘晖把十四阿哥挤下去这件事,四阿哥是乐见其成的。四阿哥跟十四阿哥不知道起了多少次冲突,德妃又拉了多少次偏架。现在,有了弘晖,大孙子可比小儿子香多了,十四阿哥也在弘晖身上吃瘪了不少次。
宜修也是感慨,“确实是,额娘对弘晖是怎么亲香都不够,也不知道弘晖是怎么做到的。”
内心柳悠悠给弘晖的表现点了个赞,从小培养的嘴甜,果然一举攻陷了德妃的心房。
说起这个,四阿哥又想起了一件事,“可能弘晖就是比较讨长辈喜欢,前几天皇阿玛去尚书房,除了太子家的弘皙,只有弘晖得了皇阿玛的夸奖。”
宜修谦虚说,“皇阿玛日理万机,哪能记得住那么多孙辈的表现?还是爷给皇阿玛办事得力,皇阿玛才注意到弘晖。”
宜修这话说的漂亮,也说进了四阿哥的心里,他从小不得康熙和德妃的喜爱,如今因为废太子的事情,终于入了康熙的眼,这让四阿哥如何不得意呢?
四阿哥也没落下江晨,“这也多亏了望轩的教导,若不是望轩同样在尚书房授课,时时关注弘晖,爷跟小宜怕是要每日提心吊胆。”
宜修也很赞同,“弘晖那么小的年纪就要在宫里行走,真是少不了舅舅的看顾。”
四阿哥说到江晨,也不吝啬自己得来的消息,“最近御庄那边说是玉米的培养有了成果,皇阿玛怕是还要再给望轩往上升一升。”
宜修有些惊讶,“去岁才升到从三品的大理寺太仆寺卿,是不是太快了?”
清朝官员三年为一任期,通过三年任期内的表现,决定升官还是贬谪。不过也有例外,康熙近臣的升降往往看康熙的态度,惹康熙生气了,那就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