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一切顺利,最终到达了津门车站(3 / 3)

能照顾好自己。”

李琴怜惜地看着儿子:“要是回不来,我会让王琳把饭菜送过去的。”

一旁的王琳也安慰丈夫:“你不用操心,儿子不会有事的,你安心工作就是了。”

等一家人吃完饭,各自忙碌去了,有的去上班,有的去照看孩子,而苏小阳则是悠哉游哉地出了门。

他并没有急于赶往海边,而是在津门的城里慢慢溜达,欣赏着老津门的各种建筑和街道,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

他还特地试了一下狗不理包子。

前世在网上看到不少人诟病狗不理,但苏小阳一试发现还真不错,可能是年代不同,风味有所变化吧。

闲逛了一两个钟头后,苏小阳通过与当地人的打听得知了津门码头的位置。

那儿不仅有货物运输,还有一个卖鱼获的集市。

尽管是冬天,码头上的鱼市依然十分热闹,人流不绝。

当苏小阳来到码头鱼市时,见到人群熙熙攘攘,大家都在忙着挑选晚餐所需的食材。

尽管市场上售卖的鱼获大多是已经处理好的,但新鲜程度很高。

苏小阳也不介意,买了很多海鲜,大螃蟹、带鱼、鲩鱼、米鱼、鮟鱇鱼、马鲛鱼、鳓鱼、东星斑、石斑鱼、鲈鱼、海参,种类极其丰富。

其中还看到了不少 ** 和大龙虾, ** 的个体巨大,远超后来时代的规模。

至于那些罕见的锦绣龙虾,苏小阳更不会错过。

买买买!苏小阳手里的钱多得花不完!

很快,整个码头市场都知道来了一位出手大方的年轻人,只要看到好的货色,从不吝惜钱财,简直花钱如流水。

实际上,这个时代海鲜的价格并不便宜,一方面是因为捕捞技术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保存条件不足。

这些海鲜是渔民辛勤劳动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自然价值不菲。

因此,苏小阳的慷慨购买引起了众多鱼贩的关注。

除了新鲜的海鲜,苏小阳还询问是否有什么干货可供选择,例如干 ** 、瑶柱、鱼翅、鱼胶等海珍品。

果然,还真让他找到不少。

干 ** 多为一头 ** ,这些在后来的时代就算有钱也难以购得。

苏小阳毫不犹豫全部买下。

其他像鱼翅、瑶柱、海参等也没有放过。

四合院:带着空间回到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