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正在咸阳宫与群臣商议民生事务,一名信使满头大汗,匆忙闯入殿中,跪地呈上一封加急军报。林宇心中一紧,接过军报展开阅读,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军报来自北方边境,上面赫然写着,原本分散的草原部落,近来竟有逐渐联合之势,且频繁在大秦边境附近活动,似有集结兵力、图谋不轨的迹象。
在此之前,这些草原部落各自为战,相互之间时有冲突,难以对大秦构成实质性威胁。但如今他们的联合,无疑是大秦军事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林宇深知,一旦这些部落联合起来,以其剽悍的骑兵和对草原作战环境的熟悉,若发动大规模进攻,大秦边境的百姓必将首当其冲,陷入战火之中。而且,边境防线若被突破,敌军长驱直入,将会危及大秦腹地的安全与稳定。
林宇立刻将军报内容告知群臣,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丞相李斯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草原部落向来反复无常,如今联合,恐有大动作。当务之急,需加强边境防御,增派兵力,密切关注其动向。”林宇微微点头,目光扫向众臣,说道:“诸位爱卿,边境局势严峻,关乎大秦安危,大家可有良策?”
将军蒙毅出列,神情严肃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先派遣精锐斥候,深入草原,探查这些部落联合的真正意图、兵力部署以及他们的粮草储备等关键情报。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同时,在边境各关隘,加强防御工事的修缮与加固,增设烽火台,确保军情传递及时准确。”
一旁的大臣王绾接着说:“陛下,增派兵力固然重要,但粮草辎重的供应也不容忽视。需提前筹备足够的粮草,确保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此外,可动员边境附近的百姓,组织民团,协助军队守护家园,增强边境的防御力量。”
这时,一位年轻的谋士站了出来,此人叫赵策,虽官职不高,但智谋过人。他说道:“陛下,草原部落联合,其内部或许并非铁板一块,可尝试派遣使者,携带重礼,深入各部落,分化瓦解他们的联盟。利用他们之间原有的矛盾,许以利益,使他们相互猜疑,从而削弱其联合的力量。”
林宇听着群臣的建议,心中快速权衡。他深知,蒙毅的情报收集与防御加固是稳扎稳打的基础;王绾筹备粮草与组织民团,可保障后勤与辅助防御;而赵策的分化之策若能成功,无疑能从根源上解决危机。但分化策略充满变数,需谨慎行事。思索片刻后,林宇说道:“蒙毅将军,探查情报与加固防御之事,便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落实。王绾,粮草筹备与民团组织,也需加紧进行。至于赵策的分化之策,虽有风险,但值得一试。朕会选派一位能言善辩、机智过人的使者前往。”
蒙毅领命后,迅速调遣军中精锐斥候,装扮成草原牧民、商旅等,分散潜入草原。然而,这些草原部落似乎早有防备,斥候们在草原上行动艰难,情报收集工作困难重重。
数日后,陆续有斥候传回消息,但都是一些零散且难以拼凑完整的信息。有的斥候报告说,在某个部落营地附近,看到大量新打造的兵器,但不清楚具体数量;还有的发现部分部落正在驱赶大批牛羊向联合部落的中心区域转移,似乎在集中储备粮草。但对于他们联合的最终目的、兵力总数以及具体的进攻计划,依旧毫无头绪。
与此同时,边境的局势愈发紧张。联合部落的骑兵开始频繁在大秦边境巡逻,甚至有几次故意挑衅,与大秦边境守军发生小规模冲突。虽然大秦守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训练有素的作战能力,击退了敌人,但这些冲突无疑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前奏。
林宇在咸阳宫焦急地等待着更详细的情报。他明白,在没有掌握敌人确切动向和实力之前,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都可能陷入被动。他不断催促蒙毅加快情报收集进度,同时密切关注着边境传来的每一条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