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的规矩,可以改。
但必须立下不输给先辈的功业才行。”
寇季迟疑了一下,要说话。
赵祯立马补充了一句,“祖制是祖制,律法是律法,朕心里很清楚。朕随后也会将其区分开来。
朕回头会重新拟定祖制,尽可能将祖制的范围止步于皇室宗亲。
百官和百姓应该受制于律法,而非祖制。
朕看的很清楚,律法得不断的补充,不断的更正,才能让我大宋继续强盛下去。
所以朕绝对不会让祖制影响律法。
更不会给后世迂腐之臣借着祖制阻挡律法修订的机会。”
赵祯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寇季还能说什么,只能拱了拱手,赞叹道“官家英明……”
赵祯闻言,心头火气去了一半,他盯着寇季道“四哥就不觉得朕的决定有什么疏漏?万一其中有什么对大宋不利的呢?”
寇季笑着道“强爷胜祖方面总得有个标准,不然后世子孙稍微立一点微不足道的功劳,就说自己强爷胜祖的,太丢人了。”
赵祯沉吟了一下,赞同的点头道“有道理,此事朕会深思……”
寇季的话赵祯深有感触。
比如他爹啥功劳也没有立,就被奸臣蛊惑着去东封西祀,结果将东封西祀给搞臭了。
搞得他想去泰山封禅,都不好意思向百官们开口。
后世子孙若是杀一两个小毛贼,就自诩强爷胜祖的话,那赵祯能气的从陵里面爬出来。
赵祯和寇季商量定了此事以后,就没有再此事上多纠缠。
赵祯派人催促了一下,御膳房准备的御膳送到了议事堂。
赵祯和寇季二人一起吃了一顿饭,闲聊了一会儿,赵祯才放寇季出宫。
寇季坐着马车晃晃悠悠的到了竹院以后,就看到了包拯孤零零一个人站在竹院前。
包拯一手握着一本册子,一手拿着一个锦盒。
寇季下了马车,呼唤了一声,“包拯?”
“先生!”
“学生见过先生。”
包拯赶到了寇季面前,躬身施礼。
寇季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包拯,他目光落在了包拯手里拿的册子上面,看到了上面的御用纹路,感叹道“陈琳办事的速度还真快……”
包拯认真的看着寇季。
寇季眯了眯眼,感叹道“你和赵絮的事情,我从没有告诉过官家。因为官家比我知道的更早。
应当是赵絮身边的女官漏了风声。”
包拯听到此话,慌忙弯下腰道“学生并没有对先生不敬的意思。学生知道此事瞒不过官家,学生只是想请先生帮学生一把。”
寇季叹了口气道“你想让我帮你再拖一些日子,等你下定决心?你应该明白,官家当着我的面下的旨,我没有阻止,后面就不好阻止了。
虽说官家此举有些唐突了。
但无论是你,还是赵絮,年龄都不小了。
耽误不起。
我也不希望你们两个人一直耽误下去,所以我没有阻止此事。”
包拯听到此话,微微咬了咬牙,沉声道“即使如此,请先生将锦盒交给絮儿。锦盒里的东西便是包拯的心意。
絮儿若是答应,明日学生登门请先生和师娘为学生做主。
絮儿若是不答应,学生三日后再来。”
寇季眉头一挑,“决定了?”
包拯郑重的点头。
寇季认真的道“你要想清楚,一旦下了决定,你的仕途很有可能就没了。”
包拯沉声道“学生放不下,所以即便是没了仕途,学生也得认。”
寇季问道“不是无怨无悔?”
包拯苦笑道“学生说无怨无悔,先生信吗?”
寇季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