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里装泵,这乍一听有点科幻小说或者地摊文学的味道。
虽说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在心脏内植入辅助器械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诸如心脏起搏器之类的东西早已有了大范围的应用,但在人体内植入一个泵,这还是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尽管我们不时会听到什么美国医生用人工机泵替代患者坏死心脏,英国老人心脏装泵六个小时就要换电池什么的……但如果仔细去调查却又发现这些其实都只是一些所谓的软文,毫无案例支撑。
不过这种软文虽然没什么可信度,但人工心脏的研究以及在心脏内植入泵来辅助心脏机能,却并非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什么科学幻想,而是医学界早已有之的科研课题,并且在近些年已经在逐步实现,成为成熟的治疗手段,用以治疗各种心脏疾病。
比如说在心脏功能不全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上应用比较多的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就是一种植入心脏附近的胸主动脉的辅助设备,可以帮助患者将血液更快更好的从左心室中泵入主动脉,减少心脏负荷。
而人工心脏在近些年也已经开始从一种设想逐步走入临床应用,成功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人工心脏的研究最早始于1982年,当时美国犹他大学医学中心的威廉·德夫里斯博士领导的一个手术小组,给一名叫克拉克的心脏病患者植入一颗名叫贾维克的人类第一个人造心脏,开创了人造心脏移植的先河,震惊了世界。
这颗最早的人工心脏通过两条2米长的软管连到体外的一部机器上,压缩空气维持着这颗人造心脏的跳动,它通过模拟正常心脏的搏动来进行工作。
接受了人工心脏的克拉克在手术后不久就能够站起来走几步路,自己吃东西。而这颗塑料心脏则在他的胸腔里跳动了将近1300万次,维持了112天的生命。
只是人工心脏的技术在当时来说还很不成熟,虽然有着几起成功案例,但其中活的最长的患者也只存活了620天。
因此美国在1984年规定,只能用贾维克人造心脏作为过渡,使垂死病人延长生命,等待移植人心。
随后,人工心脏的研究工作变得举步维艰,直到1993年8月11日,加拿大渥太华心脏研究所才宣布他们研制成功了第一颗永久性的人造心脏。
但是人工心脏毕竟受到法律和当时医学条件的限制,直到1995年一位64岁的英国退休电影制片才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接受永久性电动人造心脏的人。
不过随着整体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人类在医学研究上的不断进步,人工心脏甚至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而每年甚至会有超过两千人接受人工心脏移植手术。
人工心脏最初是给严重心脏病患者用来在等待心脏移植过程中进行替代,但现在则更多地用于心衰治疗,毕竟每年全世界有八百多万心衰患者等待着心脏移植,而心脏供体实在是太少了。
至于说人工心脏移植之后,患者能活多久?事实上最长的人工心脏移植患者已经活过了二十年,理论上来说这种技术可以延长患者二十到二十五年的寿命,临床统计存活超过十年的概率超过50,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时间还能继续延长。
只是人工心脏相较于心脏移植来说,虽然没有排异反应,但却更容易发生感染。
毕竟现在最常用的人工心脏大多还是要通过控制导线连接到体外的,这无疑很容易造成感染。
不过对于心衰患者来说,这还算是能够接受的代价,毕竟比起感染来说,随时可能发生的心率衰竭让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就死掉,还是更加致命一些。
眼前的这名患者的情况,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在出生之后就检查出心脏发育不全,进行心脏手术来改善她的心脏供血状况,并且通过这些手术来影响她肺部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