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壮志”未酬(1 / 4)

扶桑镜梦 MerlinCahrin 250 字 2020-07-10

1855年5月31日,第二次“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包围战”正式打响,双方的军力对比如下:

英吉利、佛兰西联军战舰29艘军舰——其中包括6艘蒸汽战舰和三江洋行附庸海商的4艘小蒸汽舰,而鲁西亚水军连一艘战船都没有;

在人数上,英佛联军有将近七千人,而鲁西亚东西伯利亚总督手里只有四千多战兵。

虽然水手上岸实力大减,但对手的实力掺水更加严重,因此战斗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通过抓到的俘虏,联军了解到对手如此虚弱的原因:

原来,经过多次削弱,尤其是经历了去年的攻击,鲁西亚在远东已经是山穷水尽了,其内部也发生了严重的分裂。

其实,鲁西亚在北太平洋的实力本来就不行,只是去年通过乌龙江给堪察加补给了一千战兵,这才可以勉力支撑——但因为白主的阻击,沿江而下的大补给只进行了一次就不得不无疾而终。

当时鲁西亚人不是没考虑过全面撤退,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就认为,“只有进行战略收缩,全面放弃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撤到鄂霍茨克才是正途。”

但因为两次的失败——1852年乌龙江口据点被摧毁、1854年乌龙江大补给夭折,尤其是后者,导致他的威望受损不少,因此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出面挑战他,此人就是特使普嘉廷。

普嘉廷由欧罗巴出使扶桑,随行带了四艘战船,在实力上远远超过了鄂霍茨克区舰队——区舰队本来实力就差,又因阿拉斯加淘金热而被一分为二,因此普嘉廷得以插手水军事务,靠着实力和他以前在鲁西亚水军的深厚资历,成了实际的舰队控制人。

虽然普嘉廷没有否认乌龙江大补给可能是英吉利人干的,但他依然认为,“堪察加偏僻,英吉利不可能大举来袭”——路途遥远导致通讯不便,远东的鲁西亚人只知道自己和英佛已经宣战,但具体情况不甚了解,因此普嘉廷严重低估了其中的风险。

同时鲁人上下都不愿意走,这种情绪也影响到了普嘉廷。

大家在堪察加半岛过得好好地,这抛家舍业说起来容易,可这个人损失是实实在在的,谁来补偿——东西伯利亚总督府也没钱,还不是有苦自己吞。

另外,大撤退安排起来非常麻烦,谁先走谁后走,另外鄂霍茨克是个几千人的小城,到了哪里吃住怎么办,难道继续撤退?可现在乌龙江航道不安全,大家难道还能沿着荒野和崇山峻岭北上?

因此在众人看来,撤到鄂霍茨克和坚守堪察加没啥区别——其实区别还是蛮大的,至少在鄂霍茨克被打败了可以四散奔逃,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四面环山,跑都跑不掉。

在这次争执中,普嘉廷一方占了上风——鉴于鲁西亚人在远东商船很少、渔船也不多,真要撤退还得指望水军战船,所以,牢牢控制了水军的普嘉廷发言权很大。

守土有责,作为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其实也不太想不战而退,加上最近发生的乌龙江大补给失败也导致他丧失了一些自信心,因此最终他退缩了,鲁西亚人决定坚守堪察加。

不过事实证明,穆拉维约夫的眼光比普嘉廷强的多——1854年8月至10月,英吉利佛兰西联军果然攻击了堪察加半岛。

经过苦苦抵抗,又交了大额赎城费后,敌军终于离开。

但没想到,更大的灾难在战后才到来。

当时英佛联军顺手扫灭了鲁西亚在远东的所有重要港口,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鄂霍茨克、阿扬、尼古拉耶夫斯克和新马林斯克无一漏网。

更可怕的是,普嘉廷带领的鲁西亚水军也灰飞烟灭,同时大部分商船、渔舟都沉入了海底。

因为当时联军封锁了阿瓦恰湾,穆拉维约夫对这些一无所知——英吉利提督普拉斯